补偏救弊 [ bǔ piān jiù bì ]
偏:偏差;弊:赞美。补救偏差漏洞,纠正缺点错误。
欺瞒夹帐 [ qī mán jiā zhàng ]
营私舞弊
政荒民弊 [ zhèng huāng mín bì ]
荒:荒废,荒乱;弊:劳困,困疲。政治荒乱,百姓困疲
切中时病 [ qiē zhōng shí bìng ]
切:切合;中:恰好对上;病:害处。指发表的言论正好击中当时社会的弊病。
矫国革俗 [ jiǎo guó gé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
半涂而罢 [ bàn tú ér bà ]
半路上终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。同“半涂而废”。
开利除害 [ kāi lì chú hài ]
犹言兴利除弊。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,除去各种弊端。
为法自弊 [ wéi fǎ zì bì ]
作定自弊。
畸轻畸重 [ jī qīng jī zhòng ]
畸:偏。有时偏轻,有时偏重。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
有一利必有一弊 [ yǒu yī lì bì yǒu yī bì ]
在这一方面有好处,在另一方面就会有坏处。
矫国更俗 [ jiǎo guó gēng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救时厉俗 [ jiù shí lì sú ]
匡救时弊,纠正风气。
有利有弊 [ yǒu lì yǒu bì ]
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
整纷剔蠹 [ zhěng fēn tī dù ]
谓整治纷乱,清除弊害。
畸重畸轻 [ jī zhòng jī qīng ]
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,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。同“畸轻畸重”。
兴利除害 [ xīng lì chú hài ]
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,除去各种弊端。
拘挛补衲 [ jū luán bǔ nà ]
拉扯牵引,缝补缀合。比喻文章用事过多,反成弊害。
营私作弊 [ yíng sī zuò bì ]
为谋私利而耍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。
发奸摘隐 [ fā jiān zhāi yǐn ]
发:揭发。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。形容治理政事精明
高下在手 [ gāo xià zài shǒu ]
犹言上下其手。比喻玩弄手法,串通做弊。同“高下其手”。
家有弊帚,享之千金 [ jiā yǒu bì zhǒu,xiǎng zhī qiān jīn ]
弊帚:破扫帚;享:供奉。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。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。有时用于自谦。
直言勿讳 [ zhí yán wù huì ]
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同“直言无讳”。
积习生常 [ jī xí shēng cháng ]
指积弊已久,习以为常。
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 [ dà shì huà xiǎo,xiǎo shì huà wú ]
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,小事变成没事,息事宁人
瞒上不瞒下 [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 ]
瞒:也作“漫”,欺骗,蒙蔽。瞒着上面,不瞒下面。指通同作弊,不使上级知道。
【成语拼音】bì shì
【成语解释】有害的事,坏事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治点子弟文章,以为声价,大弊事也。”唐 韩愈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诗:“欲为圣明除弊事,肯将衰朽惜残年。”金 王若虚《君事实辨》:“唐太宗 尝云:奴告主反,此弊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