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文演武 [ xiū wén yǎn wǔ ]
演:演习。操演兵马,修明文教。指文武并重
兴文偃武 [ xīng wén yǎn wǔ ]
偃:停息。振兴文化经济,停息军事武备。
开山老祖 [ kāi shān lǎo zǔ ]
开山:指在名山创立寺院;老祖:第一代创业的人。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。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。
威武不能屈,贫贱不能移 [ wēi wǔ bù néng qū,pín jiàn bù néng yí ]
威武:武力;贱:地位低。不屈从于威势的镇慑之下,不因贫贱而改变节操
阿娇金屋 [ ā jiāo jīn wū ]
阿娇: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(长公主刘娇)的女儿。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。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。
运筹演谋 [ yùn chóu yǎn móu ]
筹划情况,拟订作战策略。
文韬武韬 [ wén tāo wǔ tāo ]
韬:古代兵书《六韬》,即文韬、武韬、龙韬、虎韬、豹韬、犬韬。指文武两方面的谋略
偃革尚文 [ yǎn gé shàng wén ]
停息武备,注重文教。
修文偃武 [ xiū wén yǎn wǔ ]
修:昌明,修明;偃:停止。提倡文教,停息武事。
开山之祖 [ kāi shān zhī zǔ ]
佛教语,指最初建立寺庙的人,即始祖。比喻学派的创始人
销毁骨立 [ xiāo huǐ gǔ lì ]
销:久病枯瘦。形容身体枯瘦如柴。
弃武修文 [ qì wǔ xiū wén ]
修文:修明文教。放弃武事改习文教
父母国 [ fù mǔ guó ]
指祖国
父母之邦 [ fù mǔ zhī bāng ]
指祖国。
一张一弛 [ yī zhāng yī chí ]
意思是宽严相结合,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。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。
弄文轻武 [ nòng wén qīng wǔ ]
弄:戏弄,玩弄。耍弄文士的策略,轻视运用武力
文修武偃 [ wén xiū wǔ yǎn ]
礼乐教化大行而武力征伐偃息。指天下太平。
国之干城 [ guó zhī gān chéng ]
干城: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,这里比喻捍卫者。国家主权的捍卫者。
谋臣似雨,猛将如云 [ móu chén sì yǔ měng jiāng rú yún ]
形容谋士武将非常多,人才济济。
我武惟扬 [ wǒ wǔ wéi yáng ]
形容威武凌厉,奋发向上的样子。
倒戢干戈 [ dǎo jí gān gē ]
把武器倒着放起来,比喻没有战争,天下太平。同“倒载干戈”。
武不善作 [ wǔ bù shàn zuò ]
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。
文经武纬 [ wén jīng wǔ wěi ]
经、纬: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。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。
一子出家,九祖升天 [ yī zǐ chū jiā,jiǔ zǔ shēng tiān ]
指子孙中有一人出家,祖宗都能升天。常用以借喻一人得势,全家沾光。
偃武息戈 [ yǎn wǔ xī gē ]
停息武备,不事战争。
【成语拼音】zǔ wǔ
【成语解释】谓先人的遗迹、事业。武指步武,足迹。《诗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郑玄 笺:“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。”朱熹 集传:“武,迹也。”北周 庾信《周祀宗庙歌·皇夏四》:“百灵光祖武,千年福考孙。”宋 范成大《三登乐》词之四:“人笑此翁,又来访古。况五湖、元自有,扁舟祖武。”明 宋濂《重刊<贞观政要>序》:“文宗 践位,始喜读而篤行之。太和 初,政灿然可观,虽未能如 贞观 之治,亦可谓能法其祖武者矣。”蔡东藩《清史通俗演义》第四九回:“乾隆 中叶以来,久不行献俘礼,此次擒获 张格尔,道光帝 思绳祖武,踵行盛举,遣官告祭太庙,亲御午门楼受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