析肝沥悃 [ xī gān lì kǔn ]
谓披露肝胆,倾吐至诚。
咽苦吞甘 [ yàn kǔ tūn gān ]
犹咽苦吐甘。偏指吃苦。
近乡情怯 [ jìn xiāng qíng qiè ]
指远离家乡多年,不通音信,一旦返回,离家乡越近,心情越不平静,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。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…
郑卫之音 [ zhèng wèi zhī yīn ]
郑卫: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。
不吐不茹 [ bù tǔ bù rú ]
形容人正直不阿,不欺软怕硬。
相呴相濡 [ xiāng xǔ xiāng rú ]
呴:吐口水;濡:沾湿。互相吐口水,湿润对方。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
字正腔圆 [ zì zhèng qiāng yuán ]
形容吐字准确,唱腔圆熟。
一唱三叹 [ yī chàng sān tàn ]
一个人领头唱,三个人和着唱。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。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。
徵羽之操 [ zhǐ yǔ zhī cāo ]
徽、羽: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、羽二音;操:琴曲的一种。指音调高雅的琴曲
吞刀吐火 [ tūn dāo tǔ huǒ ]
古杂剧之一,泛称魔术。
凤叹虎视 [ fèng tàn hǔ shì ]
形容谈吐文雅,器宇轩昂。
诡衔窃辔 [ guǐ xián qiè pèi ]
诡衔:吐出马嚼;窃辔:摆脱笼头。马吐出嚼子,咬断缰绳。比喻不受束缚。
吞吞吐吐 [ tūn tūn tǔ tǔ ]
想说,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。形容说话有顾虑。
秘而不泄 [ mì ér bù xiè ]
泄:泄漏。严守秘密,不肯吐露
漆身吞炭 [ qī shēn tūn tàn ]
漆身:身上涂漆为癞;吞炭:喉咙吞炭使哑。指故意变形改音,使人不能认出自己。
以莛叩钟 [ yǐ tíng kòu zhōng ]
莛:草茎。原意是钟的音量大,用草茎去敲,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。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。
披文入情 [ pī wén rù qíng ]
鹿死不择荫 [ lù sǐ bù zé yīn ]
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
变徵之声 [ biàn zhǐ zhī shēng ]
徵:古代五音之一;变徵:指古代七声音阶中的第四音级。指悲凉的音乐
握发吐飧 [ wò fà tǔ sūn ]
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,殷切求才。同“握发吐哺”。
叽叽喳喳 [ jī ji zhā zhā ]
语音杂乱
应风披靡 [ yìng fēng pī mǐ ]
披靡:草木随风散倒。草木随风倒伏。比喻军队毫无斗志,老远看到对方的气势很盛,没有交锋就溃散了
蛇雀之报 [ shé què zhī bào ]
报:报答。指大蛇衔明珠、黄雀衔白环报恩
欱野喷山 [ hē yě pēn shān ]
欱:吮进,吮吸;喷:吹气。将原野吸进,把山岳吹动。比喻气魄、声势极大。
霹雳列缺 [ pī lì liè quē ]
霹雳:炸雷,指突发的响雷;列缺:古时指天上的裂缝。指雷鸣电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