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物之祖 [ wàn wù zhī zǔ ]
祖:始,开始。一切事物的开始。
比肩皆是 [ bǐ jiān jiē shì ]
到处都是。形容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。
亲者痛,仇者快 [ qīn zhě tòng chóu zhě kuài ]
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,使敌人高兴。指某种举动只利于敌人,不利于自己。
随俗浮沉 [ suí sú fú chén ]
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,随着潮流走。
浇醇散朴 [ jiāo chún sàn pǔ ]
使淳朴的社会风气变得浮薄。同“浇淳散朴”。
哗世取名 [ huá shì qǔ míng ]
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,博取虚名。
改名换姓 [ gǎi míng huàn xìng ]
改换了原来的姓名。
日征月迈 [ rì zhēng yuè mài ]
喻指时间不断推移。
香消玉损 [ xiāng xiāo yù sǔn ]
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。同“香消玉碎”。
鼠凭社贵 [ shǔ píng shè guì ]
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坏人仗势欺人。
现炒现卖 [ xiàn chǎo xiàn mài ]
就地贩卖
鹤发童颜 [ hè fà tóng yán ]
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,儿童般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
将伯之呼 [ jiāng bó zhī hū ]
指求人帮助。
诡状殊形 [ guǐ zhuàng shū xíng ]
诡:怪异;殊:特殊。奇特怪异的形状
佳偶天成 [ jiā ǒu tiān chéng ]
佳偶:好的配偶;天成:天作之合。指天意安排的美满的婚姻
不耕而食,不蚕而衣 [ bù gēng ér shí bù cán ér yī ]
耕:翻松田土以备播种;蚕:养蚕。不种田却有饭吃,不养蚕却能穿丝绸。形容不劳而获
炫服靓妆 [ xuàn fú liàng zhuāng ]
形容服饰打扮十分艳丽。也指打扮得十分艳丽的人。
遵养晦时 [ zūn yǎng huì shí ]
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。
悠悠荡荡 [ yōu yōu dàng dàng ]
形容摇摇晃晃,飘浮不定。现多形容不勤奋。
灼背烧项 [ zhuó bèi shāo dǐng ]
灼:烧。指佛教徒燃艾或焚香烧炙头顶背脊
林下风度 [ lín xià fēng dù ]
称颂妇女娴雅飘逸的风采。
飞鸿雪爪 [ fēi hóng xuě zhǎo ]
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。同“飞鸿印雪”。
鸾翔凤翥 [ luán xiáng fèng zhù ]
翔:盘旋而飞;翥:高飞。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。
乘间抵隙 [ chéng jiān dǐ xì ]
指趁机钻空子。
断梗浮萍 [ duàn gěng fú píng ]
比喻漂泊不定。
【成语拼音】fú shěn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亦作“浮沉”。古代一种祭河川的仪式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祭川曰浮沉。”郭璞 注:“投祭水中,或浮或沉。”
(二)、在水中或空中忽上忽下。唐 李绅《溯西江》诗:“孤棹自迟从蹭蹬,乱帆争疾竞浮沉。”艾青《鱼化石》诗:“在浪花里跳跃,在大海里浮沉。”
(三)、随波逐流。谓追随世俗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 病免居家,与閭里浮沉,相随行,鬭鸡走狗。”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﹝ 度 ﹞及晚节,稍浮沉以避祸。”宋 司马光《右班殿直傅君墓志铭》:“然不能与世浮沉,平视贵要。”清 龚自珍《对策》:“其仕也,餘力及之而已,浮沉取容,求循资序而已。”
(四)、喻升降、盛衰、得失。汉 班倢伃《捣素赋》:“佇风轩而结睇,对愁云之浮沉。”三国 魏 曹植《七哀诗》:“君若清路尘,妾若浊水泥。浮沉各异势,会合何时谐?”《文选·王僧达<答颜延年>诗》:“结游略年义,篤顾弃浮沉。”李善 注:“高诱《淮南子》注曰:‘浮沉,犹盛衰也。’”唐 刘复《出东城》诗:“一为浮沉隔,会合殊未央。”《明史·文苑传四·李维桢》:“﹝ 维楨 ﹞浮沉外僚,几三十年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八:“好计策!不是十年宦海浮沉,磨老了的,就想不出来。”
(五)、埋没;沉沦。宋 苏轼《与人书》之二:“君自名臣子,才美渐著,岂復久浮沉里中?”明 宋濂《故绍兴路总管府金府君墓碣》:“吾掌腴且厚如此,肯浮沉田閒乎?”清 陆嵩《赠龚蓝生》诗:“浮沉下位不得志,眼看时事动愤懣。”
(六)、出现和消失。汉 陆贾《新语·道基》:“天气所生,神灵所治,幽閒清浄,与神浮沉。”周立波《第一夜》:“蒙矓里,许多的幻影在前面浮沉。”
(七)、指书信未送到。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殷羡 作 豫章郡 太守。临去,都下人因寄百计函书。既至 石头,悉掷水中,因祝曰:‘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!’”后称书信未送到为“浮沉”。清 孙枝蔚《淮渎庙楼寓作》诗:“扬州 虽咫尺,书信易浮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