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兹在兹 [ niàn zī zài zī ]
念:思念;兹:此,这个。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。
挹彼注兹 [ yì bǐ zhù zī ]
挹:舀,汲取;彼:那个;注:灌;兹:这个。把液体从一个容器中舀出,倒入另一个容器。引伸为以有余来弥补不足。
听风听水 [ tīng fēng tīng shuǐ ]
形容善于赏玩自然景色。
讳兵畏刑 [ huì bīng wèi xíng ]
指慎于用兵和用刑。
习与性成 [ xí yǔ xìng chéng ]
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
斯事体大 [ ī shì tǐ dà ]
斯:此;体:体制,规模。这件事性质重要,关系重大。
兹事体大 [ zī shì tǐ dà ]
这件事性质重要,关系重大。
挹彼注此 [ yì bǐ zhù cǐ ]
指将彼器的液体倾注于此器。亦比喻取一方以补另一方。同“挹彼注兹”。
昆冈之火 [ kūn gāng zhī huǒ ]
昆仑山失火,将玉和石头一起烧掉。比喻不分好坏,同归于尽。
受天之祜 [ shòu tiān zhī hù ]
蒙受老天的保祐。
巨学鸿生 [ jù xué hóng shēng ]
巨:大;鸿:通“洪”,大;生:读书人。比喻学识渊博的人
秦女楚珠 [ qín nǚ chǔ zhū ]
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
以礼悔祸 [ yǐ lǐ huǐ huò ]
悔祸:追悔所造成的祸害。以礼待人,追悔过去给他人造成的祸害。
大雅宏达 [ dà yǎ hóng dá ]
大雅:宏达雅正;宏达:才识广博通达。指宏达雅正才德高尚的人
钜学鸿生 [ jù xué hóng shēng ]
学识渊博的人。
绸缪帐扆 [ chóu miù zhàng yǐ ]
绸缪:绵密的样子;帐:帐幕;扆:屏风。指运筹帷幄,在军营帐幕之中谋划军国大事
薰莸无辨 [ xūn yóu wú biàn ]
薰:香草,比喻善类;莸:臭草,比喻恶类;辨:明察。分不清香草和臭草。比喻善恶好坏不分,是非混淆
此事体大 [ cǐ shì tǐ dà ]
事体:事情。这事关系重大,牵涉面广。亦作“兹事体大”。
业精于勤 [ yè jīng yú qín ]
业:学业;精:精通;于:在于;勤:勤奋。学业精深是由勤奋得来的。
海不波溢 [ hǎi bù bō yì ]
海上风平浪静,没有波浪。比喻平安无事。
沉湎淫逸 [ chén miǎn yín yì ]
沉湎:沉迷。沉溺于酒和安逸中间。形容对于美酒和女色过于放纵,纵欲放荡。
安于故俗 [ ān yú gù sú ]
俗:习俗。溺:沉溺,陷入。拘守于老习惯,局限于旧见闻。形容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安于故俗,溺于旧闻 [ ān yú gù sú,nì yú jiù wén ]
俗:习俗。溺:沉溺,陷入。拘守于老习惯,局限于旧见闻。形容因循守旧,安于现状。
鞭驽策蹇 [ biān nú cè jiǎn ]
鞭打跑不快的马、驴。比喻自己能力低,但受到严格督促,勤奋不息。用作谦词。
夏虫语冰 [ xià chóng yǔ bīng ]
比喻人囿于见闻,知识短浅。
【成语拼音】yú z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在此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我王来,既爰宅于兹。”孔 传:“言 祖乙 已居於此。”明 胡应麟《诗薮·遗逸中》:“残珠剩玉,沦没渊海,能亡三嘆?因识其目于兹云。”
(二)、于今,至今。汉 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虚心定志,欲闻流议者,三年于兹矣。”晋 潘岳《怀旧赋》:“不歷 嵩丘 之山者,九年于兹矣。”唐 韩愈《祭侯主簿文》:“我狎我爱,人莫与夷,自始及今,二纪于兹。”
(三)、当今,今世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》:“休烈显乎无穷,声称浹乎于兹。”颜师古 注:“于兹,犹言今兹也。”
(四)、吁嗟;叹息。汉 蔡邕《玄文先生李子材铭》:“于兹先生,秉德恭勤。”
(五)、至今。《史记·樗里子甘茂列传》:“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。”南朝 梁 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朕立諫鼓、设谤木,於兹三年矣。”
(六)、在此。南朝 齐 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执銓以平,御烦以简。裴楷 清通,王戎 简要,復存於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