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哀乞怜 [ gào āi qǐ lián ]
告:请求;乞:求,讨。向别人乞求怜悯、帮助
乞哀告怜 [ qǐ āi gào lián ]
哀:怜悯;告:请求。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帮助。
哀告宾服 [ āi gào bīn fú ]
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衔哀致诚 [ xián āi zhì chéng ]
衔:含着。胸怀哀痛之情,致真诚之意
哀哀欲绝 [ āi āi yù jué ]
哀哀:极度悲哀;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哀死事生 [ āi sǐ shì shēng ]
哀:哀痛;事:侍奉。哀恸死者,侍奉生者
不可告人 [ bù kě gào rén ]
不能告诉别人。指见不得人。
鸿雁哀鸣 [ hóng yàn āi míng ]
哀:悲哀。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生活凄惨。
怨怨哀哀 [ yuàn yuàn āi āi ]
形容哀怨的样子。
哀天叫地 [ āi tiān jiào dì ]
哀:悲哀。悲哀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悲痛至极。
哀哀父母 [ āi āi fù mǔ ]
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
生荣殁哀 [ shēng róng mò āi ]
荣:荣誉;哀:哀悼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。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。
无可奉告 [ wú kě fèng gào ]
没有什么可以告诉对方的。
乐往哀来 [ lè wǎng āi lái ]
欢乐逝去,悲哀到来。
存荣没哀 [ cún róng mò āi ]
存:生存;荣:光耀;哀:悲伤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后令人哀痛
于呼哀哉 [ yú hū āi zāi ]
于呼:感叹词。哉:语气词。原意感叹或悲哀。又用于祭文,表示对死者的哀悼。
大功告成 [ dà gōng gào chéng ]
功:事业;告:宣告。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。
买上告下 [ mǎi shàng gào xià ]
贿赂上司,央告下人。
哀鸿满路 [ āi hóng mǎn lù ]
哀鸿:哀鸣的鸿雁,比喻灾民。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
昼吟宵哭 [ zhòu yín xiāo kū ]
昼夜哀叹、哭泣。
拊膺顿足 [ fǔ yīng dùn zú ]
捶胸跺脚。形容哀痛之极。
如食哀梨 [ rú shí āi lí ]
哀梨:传说哀仲家的梨,味道很好。好像吃到哀梨一样。比喻言辞、文章浏爽利。
哀鸿遍地 [ āi hóng biàn dì ]
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
羊左之交 [ yáng zuǒ zhī jiāo ]
羊左:羊角哀与左伯桃,春秋时期燕国人。像羊角哀与左伯桃那样的交情。比喻生死之交的朋友。
生荣亡哀 [ shēng róng wáng āi ]
荣:光耀。活着受人尊敬,死了使人哀痛
【成语拼音】gào āi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诉说痛苦哀伤。《诗·小雅·四月》:“君子作歌,维以告哀。”郑玄 笺:“告哀,言劳病而愬之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:“仲舒 专儒,子长 纯史,而丽縟成文,亦诗人之告哀焉。”
(二)、乞求可怜;请求疼爱。《中国歌谣资料·牵牛花》:“张家去求情,李家去告哀。”沙汀《丁跛公》:“待到后来,就是两三个时常跟父亲登茶馆的孩子,一望见他那老是半张开着,留神着什么似的阔嘴,也会做出一种告哀的神情,用乳声哼道:‘您,老,人家,怎么咯……’”
(三)、报丧。《周书·赫连达传》:“及 岳 为 侯莫陈悦 所害……﹝ 达 曰﹞‘达 请轻骑告哀。’”唐 于鹄《哭王都护》诗:“告哀乡路远,助葬戍城空。”明 沉德符《野获编·兵部·安南纳款》:“又七年而 惟潭 死,子 惟新 袭位,不告哀,不入贡,亦不请封,詔命詰责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