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痈畜疽 [ yǎng yōng xù jū ]
痈、疽:毒疮。养畜毒疮不医治。比喻庇护宽容坏人坏事
不羁之士 [ bù jī zhī shì ]
羁:拘束;士:读书人。不受拘束的读书人。
国士无双 [ guó shì wú shuāng ]
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。
身先士众 [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]
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,冲在士兵前面。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,走在群众前面。同“身先士卒”。
敬贤重士 [ jìng xián zhòng shì ]
尊重和爱护有才德的人。同“敬贤爱士”。
以终天年 [ yǐ zhōng tiān nián ]
以:表示目的。终:结束,完了。天年:指人的自然的年寿。指养老送终。
皓首穷经 [ hào shǒu qióng jīng ]
皓:白;首:头发;穷经: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。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。
朴素无华 [ pǔ sù wú huá ]
俭朴、不浮华。
白首穷经 [ bái shǒu qióng jīng ]
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,犹言活到老,学到老。
称贤使能 [ chēng xián shǐ néng ]
称:举;使:用。举用贤能人士,使其发挥所长
握发吐餐 [ wò fà tǔ cān ]
握发:握着头发;吐:吐出。为了礼贤下士而停止洗头和吃饭。指为国而礼贤下士
峨冠博带 [ é guān bó dài ]
峨:高;博:阔。高帽子和阔衣带。古代士大夫的装束。
敬贤下士 [ jìng xián xià shì ]
尊敬贤者,屈身交接士人。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。
别类分门 [ bié lèi fēn mén ]
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。参见“分门别类”。
烈士徇名 [ liè shì xùn míng ]
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。
以逸击劳 [ yǐ yì jī láo ]
用充分养息的军队攻击疲劳的敌人。
招贤纳士 [ zhāo xián nà shì ]
招:招收;贤:有德有才的人;纳:接受;士:指读书人。招收贤士,接纳书生。指网罗人才。
握发吐哺 [ wò fā tǔ bǔ ]
比喻为国家礼贤下士,殷切求才。
解甲休士 [ jiě jiǎ xiū shì ]
卸下盔甲让士兵休息。指不再战斗。
斗酒学士 [ dǒu jiǔ xué shì ]
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。
博士买驴 [ bó shì mǎi lǘ ]
博士:古时官名。博士买了一头驴子,写了三纸契约,没有一个“驴”字。讥讽写文章长篇累牍而说不到点子上。
缨緌之徒 [ yīng ruí zhī tú ]
缨緌:古代帽子下垂的结带。带帽子的人,指社会上层人士
众人国士 [ zhòng rén guó shì ]
众人:普通人;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一般人和国中杰出的人才。
达士拔俗 [ dá shì bá sú ]
达士:达观的人;拔俗:不同凡俗。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
士绅名流 [ shì shēn míng liú ]
指有钱有势的人或杰出的人士
【成语拼音】yǎng shì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谓设置上士、中士、下士之官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是故公家不畜刑人,大夫弗养士。”
(二)、培养人才。《汉书·贾山传》:“地之美者善养禾,君之美者善养士。”唐 陆贽《冬至大礼大赦制》:“将务选士之道,必精养士之方。”明 王琼《双溪杂记》:“洪武 初,天下学校养士,岁贡一人。”
(三)、谓收罗、供养贤才。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·勾践阴谋外传》:“幸蒙诸大夫之策,得返国修政,富民养士。”五代 刘洞《石城怀古》诗:“千里 长江 皆渡马,十年养士得何人。”清 吴伟业《汴梁》诗:“此地 信陵 曾养士,只今谁解救王孙。”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:“孟尝君 就是靠养士出名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