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公正气 [ míng gōng zhèng qì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
正复为奇 [ zhèng fù wéi qí ]
正:正常;奇:奇特。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,正常可变为奇特
秉公任直 [ bǐng gōng rèn zhí ]
持心公正,处事正直。
正名责实 [ zhèng míng zé shí ]
正:端正。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
正中己怀 [ zhèng zhōng jǐ huái ]
正合自己的心意。同“正中下怀”。
正谏不讳 [ zhèng jiàn bù huì ]
正谏:正言劝谏。指正言劝谏,毫不隐讳
匡谬正俗 [ kuāng miù zhèng sú ]
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
邪不压正 [ xié bù yā zhèng ]
邪:邪气,指不正派的人或事;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方正不苟 [ fāng zhèng bù gǒu ]
方正:正直;苟:苟且,不正派。指为人品行正直,不逢迎诌媚
守正不桡 [ shǒu zhèng bù ráo ]
处理事情公平正直,不讲情面。同“守正不挠”。
正正经经 [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 ]
①严肃而认真。②形容正大光明。
正中其怀 [ zhèng zhòng qí huái ]
正:恰好;中:投合。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
闲时不烧香,急来抱佛脚 [ xián shí bù shāo xiāng,jí lái bào fó jiǎo ]
抱佛脚:拜佛。比喻平时不往来,遇有急难才去恳求。指平时没有准备,临时慌忙应付
不正之风 [ bù zhèng zhī fēng ]
不正当的社会风气。
回邪入正 [ huí xié rù zhèng ]
犹言改邪归正。
持正不阿 [ chí zhèng bù ā ]
持守公正正派,不迎合阿谀。
邪不敌正 [ xié bù dí zhèng ]
犹言邪不犯正。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
澄源正本 [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]
澄:澄清。清理水的源头,扶正树的根。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
匡正纲纪 [ kuāng zhèng gāng jì ]
指纠正法度
守正不回 [ shǒu zhèng bù huí ]
坚守正道,不屈从。
辞严意正 [ cí yán yì zhèng ]
言辞严厉,义理正大。同“辞严义正”。
义正词严 [ yì zhèng cí yán ]
义:道理。词:言辞。道理正当公允,严肃的措词。亦作“义正辞严”、“辞严义正”、“辞严意正”、“词严理正”、“正义严辞…
邪不伐正 [ xié bù fá zhèng ]
指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。同“邪不犯正”。
凛然正气 [ lǐn rán zhèng qì ]
凛然: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;正气:正直的气概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,使人敬畏
正直无邪 [ zhèng zhí wú xié ]
公正而无私心。
【成语拼音】zhèng shí
【成语解释】推历明时,使四时不失序,寒暑不失常,时事不悖乱。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“先王之正时也,履端於始,举正於中,归餘於终。”杜预 注:“步历之始,以为术之端首。期之日,三百六十有六日,日月之行又有迟速,而必分为十二月,举中气以正。月有餘日,则归之於终,积而为闰,故言归餘於中。”晋 葛洪《抱朴子·对俗》:“金天 据九鴈以正时。”《晋书·律历志下》:“以昔在 唐帝,协日正时,允釐百工,咸熙庶绩也。”《新唐书·刘蕡传》:“君以知人为明,臣以正时为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