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母三迁 [ mèng mǔ sān qiān ]
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,三次迁居。
豆蔻年华 [ dòu kòu nián huá ]
豆蒄:多年生草本植物,比喻处女。指女子十三四岁时。
胡肥锺瘦 [ hú féi zhōng shòu ]
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退避三舍 [ tuì bì sān shè ]
舍: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。主动退让九十里。比喻退让和回避,避免冲突。
三占从二 [ sān zhān cóng èr ]
三个人一同算卦,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。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。
高世之德 [ gāo shì zhī dé ]
高世:超出世人;德:品德。具有超出一般人的德行。形容德行非常高尚。
牝鸡晨鸣 [ pìn jī chén míng ]
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牝鸡牡鸣 [ pìn jī mǔ míng ]
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蒋干盗书 [ jiǎng gàn dào shū ]
蒋干:《三国演义》中的人物。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。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
三徙成国 [ sān xǐ chéng guó ]
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。同“三徙成都”。
三夫之对 [ sān fū zhī duì ]
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。同“三夫之言”。
三朝五日 [ sān cháo wǔ rì ]
指三、五天。
伏龙凤雏 [ fú lóng fèng chú ]
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
望风希指 [ wàng fēng xī zhǐ ]
指说话行事见机迎合他人意旨。
牝咮鸣辰 [ pìn zhòu míng chén ]
母鸡报晓。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。同“牝鸡司晨”。
一饭三吐哺 [ yī fàn sān tǔ bǔ ]
指一顿饭之间,三次停食,以接待宾客。比喻求贤殷切。
垂涎三尺 [ chuí xián sān chǐ ]
涎:口水。口水挂下三尺长。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热。
道三不着两 [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]
道:说话;着:接触到。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。形容说话不着边际
三好两歹 [ sān hǎo liǎng dǎi ]
身体三天好,两天不好。指时好时病。形容体弱。
崇本抑末 [ chóng běn yì mò ]
注重根本,轻视枝末。古代“本”多指农业,“末”多指工商业。
二帝三王 [ èr dì sān wáng ]
二帝:唐尧、虞舜;三王:夏禹、商汤、周文王。指古代帝王
三冬二夏 [ sān dōng èr xià ]
犹言三两年。
衣赭关木 [ yì zhě guān mù ]
赭:赤褐色的囚衣;关:禁闭;木:刑具。指服刑
三等九般 [ sān děng jiǔ bān ]
指等级和类别多,有种种差别。同“三等九格”。
粗衣恶食 [ cū yī è shí ]
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【成语拼音】sān sī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指三公。《后汉书·顺帝纪》:“今刺史、二千石之选,归任三司。”李贤 注:“三司,三公也,即太尉、司空、司徒也。”晋 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渊明 从父太常 夔 尝问 耽:‘君若在,当已作公不?’答云:‘此本三司人。’”唐 张说《和丽妃神道碑铭》:“故坐而论教,则位比三司;动而具赡,则仪型六列者矣。”参见“三公”。
(二)、唐 以御史大夫、中书、门下为三司,主理刑狱。《新唐书·百官志三》:“凡冤而无告者,三司詰之。三司,谓御史大夫、中书、门下也。”
(三)、唐 宋 以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为三司,主理财赋。《资治通鉴·唐昭宣帝天祐三年》:“﹝三月﹞戊寅,以 朱全忠 为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司都制置使。三司之名始于此。”《续通志·职官四》:“三司起於 唐 末,五代 特重其职,至 宋 而专掌财赋,皆以重臣领之。”
(四)、宋 代于 广州、明州、杭州 置市舶司,主对外贸易,合称三司。《宋史·食货志下八》:“﹝ 熙寧 ﹞九年,集贤殿 修撰 程师孟 请罢 杭、明 州市舶,诸舶皆隶 广州 一司。令 师孟 与三司详议之。”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二章第二节:“九七一年,太宗 灭 南汉,即在 广州 设置市舶司。以后又在 杭州、明州 置市舶司,与 广州 合称‘三司’,是 北宋 主要的对外贸易港。”
(五)、明 代各省设都指挥司、布政司、按察司,分主军事、民政、司法,合称三司。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:“外设都、布、按三司,分隶兵刑钱穀,其考核则听於府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