断长补短 [ duàn chāng bǔ duǎn ]
截断长的来补短的。比喻取别人的长处,来补自己的短处。
船到江心补漏迟 [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]
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
于事无补 [ yú shì wú bǔ ]
对事情毫无补益。
补天柱地 [ bǔ tiān zhù dì ]
修补天,支撑地。比喻伟大的功勋。
连车平斗 [ lián chē píng dǒu ]
形容冗员很多。
清都绛阙 [ qīng dōu jiàng què ]
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。同“清都紫微”。
将功补过 [ jiāng gōng bǔ guò ]
将:用。用功劳来补偿过错。
裁长补短 [ cái cháng bǔ duǎn ]
指吸收别人长处,以弥补自己的不足。
救偏补弊 [ jiù piān bǔ bì ]
纠正偏向,补救弊端。
损有余补不足 [ sǔn yǒu yú bǔ bù zú ]
减少多余的,补充欠缺的。
顾犬补牢 [ gù quǎn bǔ láo ]
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拆东补西 [ chāi dōng bǔ xī ]
拆掉东边去补西边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
补苴调胹 [ bǔ jū tiáo ér ]
补苴:补缀;调胹:烹调煮熟。比喻经过加工使之完美
将功赎罪 [ jiāng gōng shú zuì ]
拿功劳补偿过失。
犬牙相接 [ quǎn yá xiāng jiē ]
形容地势像犬牙一样参差不齐
拆西补东 [ chāi xī bǔ dōng ]
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。同“拆东补西”。
无补于事 [ wú bǔ yú shì ]
补:益处,裨益,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。
补牢顾犬 [ bǔ láo gù quǎn ]
丢失了羊,才修补羊圈;见了野兔,才回头唤狗去追捕。比喻对出现的失误,及时设法补救。
牵萝莫补 [ qiān luó mò bǔ ]
萝:女萝,植物名。指无法弥补。
以功补过 [ yǐ gōng bǔ guò ]
用功劳来弥补过错。
酌盈剂虚 [ zhuó yíng jì xū ]
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。
立功自赎 [ lì gōng zì shú ]
建立功绩弥补自己的过失。
取长补短 [ qǔ cháng bǔ duǎn ]
吸取别人的长处,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。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。
举偏补弊 [ jǔ piān bǔ bì ]
弊:弊端,毛病。指出偏差疏漏,补救缺点错误。
以勤补拙 [ yǐ qín bǔ zhuō ]
用勤奋补救笨拙,含有自谦之意。
【成语拼音】bǔ quē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匡补君王的缺失。《左传·襄公元年》:“凡诸侯即位,小国朝之,大国聘焉,以继好、结信、谋事、补闕,礼之大者也。”杜预 注:“闕,犹过也。”《后汉书·胡广传》:“达练事体,明解朝章。虽无謇直之风,屡有补闕之益。”《明史·孙磐传》:“请定建言者为四等:最上,不避患害,抗弹权贵者;其次,扬清激浊,能补闕拾遗。”清 朱克敬《瞑庵杂识》卷一:“且使外廷共见共闻,则怀忠抱义之士,於朝廷之得失,皆得以补闕拾遗,随时论捄。”
(二)、引申为弥补缺漏。吴格《<诗三家义集疏>点校说明》:“搜残补阙,网罗遗佚,为后人提供迄今最完备之三家《诗》读本。”
(三)、官名。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,有左右之分。左补阙属门下省,右补阙属中书省,掌供奉讽谏。北宋 时改为司谏。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,均随设随罢。《新唐书·仪卫志》:“左补闕一人在左,右补闕一人在右。”宋 洪迈《容斋四笔·官称别名》:“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……监察为合口椒,諫议为大坡、大諫,补闕(今司諫)为中諫,又曰补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