朝令夕改 [ zhāo lìng xī gǎi ]
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知过必改 [ zhī guò bì gǎi ]
认识到自己错了就一定要改。
改操易节 [ gǎi cāo yì jié ]
改、易:改变。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。
改而更张 [ gǎi ér gēng zhāng ]
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、方法。同“改弦更张”。
革心易行 [ gé xīn yì xíng ]
指改正错误思想,改变错误行为。
积习难改 [ jī xí nán gǎi ]
积习:长期形成的旧习惯。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。
矫国更俗 [ jiǎo guó gēng sú ]
匡正国事,改革敝俗。同“矫国革俗”。
面貌一新 [ miàn mào yī xīn ]
样子完全改变,出现了崭新的面貌
迁善改过 [ qiān shàn gǎi guò ]
指改正过失而向善。
改行从善 [ gǎi xíng cóng shàn ]
改变不良行为,诚心向善。同“改行为善”。
改步改玉 [ gǎi bù gǎi yù ]
步: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,以地位排列。改变步数,改换玉饰。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
变容改俗 [ biàn róng gǎi sú ]
指改变风貌习俗。
改头换尾 [ gǎi tóu huàn wěi ]
指改变原来的面目。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,而实质内容不变。
朝令暮改 [ zhāo lìng mù gǎi ]
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改过迁善 [ gǎi guò qiān shàn ]
改正错误,变成好的。指去恶就善。
改途易辙 [ gǎi tú yì zhé ]
改变行车轨道,另走一条路。比喻改变方向、目标或做法。同“改辙易途”。
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[ jiāng shān hǎo gǎi běn xìng nán yí ]
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同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
改辕易辙 [ gǎi yuán yì zhé ]
辕:车辕;辙:车走过的痕迹,借指道路。改变车辕的方向,走新的路。比喻改变原来的态度和做法。
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 [ jiāng shān yì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 ]
人的本性的改变,比江山的变迁还要难。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
讳恶不悛 [ huì è bù quān ]
悛:改过,悔改。坚持作恶,不肯悔改。
移风改俗 [ yí fēng gǎi sú ]
改变旧的风俗习惯。同“移风易俗”。
改过不吝 [ gǎi guò bù lìn ]
吝:可惜。改正错误态度坚决,不犹豫。
山河易改,本性难移 [ shān hé yì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 ]
指习惯成性,很难改变。
江山好改,本性难移 [ jiāng shān hǎo gǎi,běn xìng nán yí ]
形容人的本性难以改变。同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。
改柱张弦 [ gǎi zhù zhāng xián ]
改换琴柱,另张琴弦。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。
【成语拼音】gǎi zuò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重制;另制。《诗·郑风·缁衣》:“緇衣之蓆兮,敝予又改作兮。”清 刘大櫆《李节妇传》:“衣敝则为改作。”
(二)、更改;变更。《论语·先进》:“鲁 人为长府。閔子騫 曰:‘仍旧贯,如之何?何必改作!’”《汉书·外戚传下·孝成许皇后》:“君子之道,乐因循而重改作。”唐 白居易《议百司食利钱》:“弊既滋深,法宜改作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哲宗元符三年》:“京(蔡京)好大喜功,鋭于改作,若果大用,必变乱旧政。”
(三)、改成。明 杨慎《升庵诗话·偃曝》:“孟浩然:‘草堂时偃曝,兰枻日周旋。’偃曝,谓偃卧曝背也……今刻 孟 诗,不知其出处,改作‘掩曝’,可笑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五回:“明明借我的一万银子,硬改作一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