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寒地冻 [ tiān hán dì dòng ]
形容天气极为寒冷。
滴水成冻 [ dī shuǐ chéng dòng ]
滴:液体一点点落下;冻:凝结成冰。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
春寒料峭 [ chūn hán liào qiào ]
料峭:微寒。形容初春的寒冷。
料峭春寒 [ liào qiào chūn hán ]
料峭:微寒。形容初春的寒冷。
号寒啼饥 [ hào hán tí jī ]
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。
寒蝉僵鸟 [ hán chán jiāng niǎo ]
寒天的蝉和冻僵的鸟。比喻默不作声的人。
啼饥号寒 [ tí jī háo hán ]
啼:哭;号:叫。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。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。
祁寒暑雨 [ qí hán shǔ yǔ ]
祁:大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
冷窗冻壁 [ lěng chuāng dòng bì ]
形容贫寒。
冻解冰释 [ dòng jiě bīng shì ]
如同冰冻融化一般。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。
冰解冻释 [ bīng jiě dòng shì ]
如同冰冻融化一般。比喻困难或障碍消除。
堕指裂肤 [ duò zhǐ liè fū ]
堕:落下;裂:分裂。手指冻掉,皮肤冻裂。形容天气严寒
八百孤寒 [ bā bǎi gū hán ]
八百:形容很多;孤寒:指贫寒的读书人。形容人数众多,处境贫寒的读书人。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。
暑去寒来 [ shǔ qù hán lái ]
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
不饥不寒 [ bù jī bù hán ]
不挨饿受冻。生活不愁温饱。
寒来暑往 [ hán lái shǔ wǎng ]
盛夏已过,寒冬将至。泛指时光流逝。
冰厚三尺,非一日之寒 [ bīng hòu sān chǐ,fēi yī rì zhī hán ]
非:不是;寒:冷。冰冻到三尺厚,不是一天冷造成的。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,是经过长时间酝酿、积累的结果
竹杖芒鞋 [ zhú zhàng máng xié ]
竹杖:用竹子做的手杖;芒鞋:草鞋。这些都是古人外出漫游地常备用具。也指到处漫游。
芒鞋竹杖 [ máng xié zhú zhàng ]
芒鞋:草鞋。穿着草鞋,拿着竹杖
薄寒中人 [ bó hán zhòng rén ]
薄寒:轻微的寒气。中人:伤人。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。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。
寒花晚节 [ hán huā wǎn jié ]
寒花:寒天的花;晚节:晚年的节操。比喻人晚节高尚。
广寒仙子 [ guǎng hán xiān zǐ ]
广寒:即广寒宫,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。广寒宫里的仙子——嫦娥。
祁寒酷暑 [ qí hán kù shǔ ]
祁:大。冬季大寒,夏天湿热
呵笔寻诗 [ hē bǐ xún shī ]
呵笔:吹热气解冻笔;寻诗:寻觅诗句。形容冬日苦吟
心寒胆碎 [ xīn hán dǎn suì ]
寒:战栗。形容十分惊恐
【成语拼音】hán dòng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严寒冰冻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是月寒冻,有死者。”唐 元稹《告赠皇考皇妣文》:“先夫人备极劳苦,躬亲养育,截长补败,以御寒冻;质价市米,以给脯旦。”明 唐顺之《户部郎中林君墓志铭》:“至在 天津 时,值仓粟空,又寒冻,餉道阻,军无所食。”沙汀《一个秋天的晚上》:“一阵的细雨,一阵的出山风,再加上昏夜,以及这山岳地带秋天例有的寒冻,市面上已经没一点活气了。”
(二)、受寒挨冻。《新唐书·钱徽传》:“时大雨雪,士寒冻,徽 先冬颁衣絮,士乃大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