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山一发 [ qīng shān yī fà ]
青山远望,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。形容极其遥远。也借指中原。
拯危扶溺 [ zhěng wēi fú nì ]
溺:落水者;危:危乱,指动乱中的国家。拯救、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
垂名竹帛 [ chuí míng zhú bó ]
垂名:传名。竹帛:古代供书写用的竹简和白绢,借指典籍、史册。名字被载入史册,流传后世。
街号巷哭 [ jiē hào xiàng kū ]
号哭于大街小巷。形容悲痛至极。
负恩忘义 [ fù ēn wàng yì ]
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和好处,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。同“负恩背义”。
金鎞刮膜 [ jīn bī guā mó ]
金鎞:传说古印度治眼病的形如箭头的金属工具。用金鎞刮去眼球表面的薄膜,使人复明。形容医术高超,能使他人失而复明。
出入相友 [ chū rù xiāng yǒu ]
出去做工,回家休息,大家都是同伴,应彼此互助,和睦相处。
拨乱济时 [ bō luàn jì shí ]
平定乱世,救济时势。同“拨乱济危”。
复蹈其辙 [ fù dǎo qí zhé ]
蹈:踏上;辙: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
螳臂自雄 [ táng bì zì xióng ]
螳螂奋举腿臂想去阻挡车轮。比喻自不量力,狂妄自大
澄源正本 [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]
澄:澄清。清理水的源头,扶正树的根。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
回生起死 [ huí shēng qǐ sǐ ]
起死回生。形容医道高明,能把垂死的人求活。也用以形容挽回了看来没有希望的事物。
决命争首 [ jué mìng zhēng shǒu ]
拼命争先而战。
鼻肿眼青 [ bí zhǒng yǎn qīng ]
鼻子肿起,眼圈发青。形容脸部伤势严重。
怒臂当辙 [ nù bì dāng zhé ]
怒臂:螳螂发怒用臂膊阻挡车轮;辙:车辙。比喻与强者为敌,不自量力
如出一辙 [ rú chū yī zhé ]
辙:车轮碾轧的痕迹。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
左右开弓 [ zuǒ yòu kāi gōng ]
左右手都能射箭。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。
撑天拄地 [ chēng tiān zhǔ dì ]
犹言顶天立地。
依依惜别 [ yī yī xī bié ]
依依:留恋的样子;惜别:舍不得分别。形容十分留恋,舍不得分开。
发轫之始 [ fā rèn zhī shǐ ]
发轫:撤荡撑住车轮的木头,启动车辆启程。比喻事情的发端
细大无遗 [ xì dà wú yí ]
捐:舍弃。小的大的都不舍弃
拽耙扶犁 [ zhuāi pá fú lí ]
从事农业活动,以种田为业。
左提右挈 [ zuǒ tí yòu qiè ]
挈:带领。比喻共相扶持。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。
改弦易辙 [ gǎi xián yì zhé ]
辙:车轮轧过的痕迹。琴换弦,车改道。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、计划、办法等。
歌于斯,哭于斯 [ gē yú sī,kū yú sī ]
歌唱在这里,哭泣在这里。指安居的家宅。
【成语拼音】fú lún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扶翼车轮。南朝 宋 颜延之《迎送神歌》:“月御案节,星驱扶轮。”唐 高彦休《<唐阙史>序》:“皇朝济济多士,声名文物之盛,两 汉 纔足以扶轮捧轂而已。”清 王韬《创建医院序》:“文字之社,扶轮风雅,宣讲格言,化导愚蒙。”郭沫若《文艺论集·论中德文化书》:“德国 人之受祸是祸在军阀者流的狂妄,妄想为资本主义扶轮,欲以武力统一世界。”
(二)、相传 春秋 时 晋大夫 赵宣子 猎于 首山,见 灵辄 饿不能起,食之。后 灵辄 为 晋灵公 卫士。一日 灵公 邀 宣子 饮,欲害之。宣子 知之,中饮而出。灵公 遣卫士追杀之。灵辄 疾追先至,告 宣子 登车速走,并倒戈以御公徒,宣子 因以得免。事见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、《吕氏春秋·报更》。后以“扶轮”为怀恩报效之典。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待为国士者乃立漆身之节,馈以一餐者便致扶轮之効,况其重於此乎?”唐 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灵輒 扶轮,魏 颗 结草。”明 张景《飞丸记·誓盟牛女》:“扶轮出险怀 灵輒,代命甘心切 赵坚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