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通文墨:通:精通;文墨:指写文章、著述等。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
惊魂落魄:形容使人感受很深,震动很大。同“惊魂丧魄”。
瓜字初分:旧时文人拆“瓜”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,即十六岁。多用于女子。
感天地,泣鬼神:感:感动;泣:哭泣。感动天地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
精彩逼人: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。
未识一丁:丁:“个”的讹字。不认识一个字,指没有文化的人。亦作“目不识丁”、“不识一丁”。
动心骇目:骇目:使人看了感到惊骇。看了使人感到心动惊骇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不可胜书:胜:尽;书:书写,记载。不是用文字能写完的。形容要写的事情很多
杨朱泣歧:杨朱:人名。杨朱在十字路口哭泣。指对别人误入歧途而感伤
动心怵目:怵目:使人看了感到恐惧。看了使人感到内心恐惧。形容感受很深,震动非常大。
草偃风从: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同“风行草偃”。
琴棋书画:弹琴、弈棋、写字、绘画。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。
草靡风行: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同“风行草偃”。
草偃风行: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同“风行草偃”。
回肠伤气:形容音乐、文章等缠绵悱恻,感人之极。
笔削褒贬:笔:记载。削:删改。古时在竹简或木简上写字,写错要修改时就用刀削。原指孔子作《春秋》,用文字…
情景交融: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、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。
风行革偃: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点铁成金: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。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,就使它变得很出色。
爱博而情不专: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
振笔疾书: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
翻空出奇:形容诗文、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,以独特的想象取胜。
乱坠天花: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。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。
珠玑满腹:玑:不圆的珠子;珠玑:比喻优美的文章。形容人很有文才。
妙手偶得:技术高超的人,偶然间即可得到。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,出于灵感,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