邪不压正:邪:邪气,指不正派的人或事;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
贯甲提兵:贯:穿;甲:盔甲;兵:武器。身穿盔甲,手提武器。形容杀气腾腾的样子
斩木揭竿:揭:举起;竿:竹竿。砍削树木当兵器,举起竹竿作军旗。比喻武装起义。
避其锐气,击其惰归:其:他的;锐气:勇猛的气势;惰:松懈善于用兵之人,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,等敌人疲…
军不厌诈:厌:厌弃,排斥;诈:蒙骗。用兵作战时当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
恭敬不如从命:客套话。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,虽不敢当,但不好违命。
老当益壮:当:应该;益:更加;壮:雄壮。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,干劲更足。
师出有名:师:军队;名:名义,引伸为理由。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。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。
慨当以慷:与“慷慨”意思相同,指充满正气,情绪激动。“当以”无实际意义。
快犊破车: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。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。
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:八公山:在安徽淮西市西。将八公山上的草木,都当作是士兵。形容极度惊恐,疑神疑鬼。
诽誉在俗:诽:指诽谤;誉:赞扬;俗:风气、习惯。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。后来引申指风气、习惯的作用非…
拔刃张弩:刃:指有铎刃的兵器;弩:用机械发箭的弓。拔出刀,张开弓。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
江海不逆小流:江海的浩瀚,是能容纳细流的缘故。比喻人气度大才能担当大事。
不亢不卑:亢:高傲;卑:低、自卑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不卑不亢:卑:低、自卑;亢:高傲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力敌千钧:敌:抵挡;钧:古代重量单位,合当时三斤。形容力气大,能抵挡住几万斤。
不抗不卑:抗:高傲;卑:低、自卑。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,既不低声下气,也不傲慢自大。
夏炉冬扇:夏天生火炉,冬天扇扇子。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,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。
习焉不觉: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七擒七纵:三国时,诸葛亮出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比喻运用策…
师老民疲:师:军队;老:衰竭;民:民众;疲:疲乏。部队士气衰落,百姓疲惫不堪。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、人…
习焉弗察: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不亦乐乎:乎: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,这里相当于“吗”。用来表示极度、非常、淋漓尽致地意思。
锋不可当:锋:锋芒,指刀剑的刃和尖;当:阻挡、承受。锋芒纯利,没有东西可以承受。形容气势极盛,不可阻挡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