贫而乐道:家境贫穷,却以获得知识、懂得道理为乐事。
通今博古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知易行难:知:懂得。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,实行其事较难。
博古通今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生而知之: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。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。
茹古涵今:犹言博古通今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耳熟能详:指听得多了,能够说得很清楚、很详细。
困知勉行:困知:遇困而求知;勉行:尽力实行。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,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。
自视甚高:把自己看得很高(多指身分,学识等)。
不知深浅:原意是不知道水的深浅。后多用以形容不懂得事情的利害。
徒读父书: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殚见洽闻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
满谷满坑:充满了谷,充满了坑。形容多得很,到处都是。
满坑满谷:充满了谷,充满了坑。形容多得很,到处都是。
贪多务得:贪:求多;务:务必。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。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。
经验教训: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
挈瓶之知:挈瓶:汲水用的瓶,它装不了多少水。比喻知识浅薄,不能深明事理。
口燥唇干:燥:干。口腔和嘴唇都干了。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。
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:路途遥远,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;经历的事情多了,时间长了,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…
食而不化:吃了没有消化。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,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。
师道尊严: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
师严道尊: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
明鉴万里:明:眼睛亮;鉴:洞察。对外面或远方的情况了解得很清楚。形容人料事准确,识见高明
曲高和寡:曲调高深,能跟着唱的人就少。旧指知音难得。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,能了解的人很少。
席不暇温:席:坐席;暇:空闲。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。形容很忙,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