朗朗上口: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。
日诵五车:一天诵读好多书。五车,形容书多。
琅琅上口:琅琅:玉石相击声,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。也指文辞通俗,便于口诵。
春诵夏弦: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…
寻行数墨:寻行:一行行地读;数墨:一字字地读。指只会诵读文句,而不能理解义理。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。
一字不落:落:丢下。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
百读不厌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缀玉联珠:缀:连接。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
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:将万卷书读破了,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。比喻要想写好文章,就要多读书。
家弦户诵:家家都不断歌诵。形容有功德的人,人人怀念。也形容诗文流传很广。
文选烂,秀才半:文选:指《昭明文选》。意思是熟读了《文选》,就可以成为半个秀才。讽刺科举取士的话。现也含…
穷而后工: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,诗文就写得越好。
一字师:指订正一字之误读,即可为师。亦指更换诗文中一、二字的老师。
一辞莫赞: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琳琅触目:原指所见皆名流。后指眼前所见都是珍贵的物品或美好的诗文。
半身不遂:遂:通“随”,顺从。原为医学病症名,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。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,部分不好,不…
欬唾成珠:比喻言谈精当,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不見夫唾者乎?噴則大者如珠,小者如…
一字之师: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…
脍炙人口:脍:切细的肉;炙:烤熟的肉。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。指美味人人爱吃。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…
鹘入鸦羣:比喻骁勇无敌。《北齐书·南安王思好传》:“本名 思孝 , 天保 五年,討 蠕蠕 , 文宣 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