隔行如隔山:指不是本行的人就不懂这一行业的门道。
落魄不偶:古代一种迷信观念,认为偶数好,奇数不好。落魄:倒霉、潦倒;不偶:运气不好。
百读不厌:厌:厌烦,厌倦。读一百遍也不会感到厌烦。形容诗文或书籍写得非常好,不论读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。
毁誉不一:毁誉:诋毁和称赞;不一:不一样,不一致。有人说好,有人说坏,说法不一。
夫子自道: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,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。也用在不好的一面,意思是指摘别人,却正指摘了自己…
本本主义: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,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
一虎难敌众犬:一只老虎打不过一群狗。比喻一个人的本事虽高,但打不过对方人多
无所适从:适:归向;从:跟从。不知听从哪一个好。指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遗珠弃璧: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,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。
多一事不如省一事:指不管闲事,事情越少越好。同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。
躲得和尚躲不得寺:寺:寺庙。指躲避一时,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
命运多舛:舛:违背。一生经历坎坷,遭遇不好
记问之学:只是记诵书本,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。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,不成体系。
读书三余:余:冬者岁之余,夜者日之余,阴雨者晴之余。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。
度日如年: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。形容日子很不好过。
絶薪止火:《汉书·枚乘传》:“欲湯之凔,一人炊之,百人揚之,無益也,不如絶薪止火而已。”后用“絶薪止火…
传檄而定:檄:讨敌文书;定:平定。比喻不待出兵,只要用一纸文书,就可以降服敌方,安定局势。
不赞一辞:原指文章写得好,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。一句话也不说
若即若离:若:好象;即:接近。好象接近,又好象不接近。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。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。
滥竽充数:滥:失实的,假的。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。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,次货冒充好货。
惊惶无措:由于惊慌,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
杖策窥园:杖策:拄着拐杖。拄着拐杖也要到园中去看看。指不死读书本,而是走上社会,研究现实
元元本本:元元:探索原始;本本:寻求根本。原指探索事物的根由底细。后指详细叙述事情的全部起因和整个过程…
隔年皇历:皇历:原指清朝廷颁发的历书,后泛指历本。隔了一年的黄历。比喻过时的事物或陈旧的经验,在新的情…
置若罔闻:置:放,摆;若:好象。放在一边,好象没有听见似的。指不予理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