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语常言:常言:习惯常说的话,如谚语、格言等。指流传时间久远,人们常说的话
老生常谭:谭:同“谈”。指年老书生的平凡议论。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意的话
大辩不言:大辩:善于辩论。有口才、善于辩论的人,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。
搬弄是非:搬弄:挑拔。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,有意挑拔,或在背后乱加议论,引起纠纷。
自圆其说:圆:圆满,周全。指说话的人能使自己的论点或谎话没有漏洞。
拾人牙慧:拾:捡取;牙慧:指别人说过的话。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。
绵言细语:绵:柔软。绵言:柔和的语言。细语:低细的语句。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,使人容易接受。
膏唇歧舌:歧舌:卖弄口才,说话反复无常。极力用语言打动人
以言为讳: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。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。
阿谀谄佞:阿谀:说别人爱听的话迎合奉承;谄佞:花言巧语谄媚。指用花言巧语谄媚别人
鬼话连篇:鬼话:不真实的话。连篇:一篇接一篇。满口说的全是蒙骗人的胡言乱语。
辩才无阂:佛教语。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
定心丸:一种能使人心神安定的中成药。比喻能安定思想情绪的话语或做法
痴人说梦:痴:傻。原指对痴人说梦话而痴人信以为真。比喻凭借荒唐的想象胡言乱语。
疾言遽色:疾:快,急速;遽:仓猝,急。言语神色粗暴急躁。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。
南蛮鴃舌:鴃:即伯劳。原为孟子讥讽楚人许行说话如鸟语。后用以讥笑操南方方言的人。
辩才无碍:碍:滞碍。本是佛教用语,指菩萨为人说法,义理通达,言辞流利,后泛指口才好,能辩论。
齐东野语:齐东:齐国的东部;野语:乡下人的话。孟子蔑视农民,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,听信不得。比喻荒唐…
刚毅木讷:刚:坚强;毅:果决;木:质朴;讷:说话迟钝,此处指言语谨慎。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。
侃侃誾誾:形容和悦而从容不迫地谈话。语出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與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與上大夫言,誾誾如…
扯空砑光:扯空:说假话。砑光:纸及布匹用石头磨光,使发光泽,叫“砑光”;比喻沾别人光。指花言巧语,骗人…
名不正则言不顺:名:名分;顺:合理。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,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。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…
穿井得人:穿井:打井。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,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。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。
欬唾成珠:比喻言谈精当,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子不見夫唾者乎?噴則大者如珠,小者如…
直言骨鲠:直言:正直的言论;骨鲠:鱼骨卡在喉咙里。直话如不说出来,就像鱼骨卡在喉咙里般难受。比喻为人耿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