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之无文:说话没有文采,就传播不远。亦作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、“言之不文,行之不远”。
文质彬彬:文:文采;质:实质;彬彬:形容配合适当。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,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。
繁华损枝:华:花。繁盛的花朵有损于花枝。比喻文采太华丽,将损及文章内容。
洛阳才子:本指西汉贾谊。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。
余膏剩馥: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。同“残膏剩馥”。
弸中肆外:弸:充满。指人内有才德,则有文采,自然外露。赞美德才兼备的人。
口吐珠玑:珠、玑:都是珠宝,圆的叫珠,不圆的叫玑。形容说话有文采。
腾蛟起凤:蛟:蛟龙;凤:凤凰。宛如蛟龙腾跃、凤凰起舞。形容人很有文采。
文武兼备: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,文武双全。亦作“文武兼济”、“文武兼全”。
辉光日新:常指一个人在道德、文学、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。
才貌兼全:既有才学,容貌又美。同“才貌双全”。
异端邪说: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。
才望高雅:形容人富有才学,享有很高的声望,不同流俗。
春诵夏弦: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…
词人才子:词人:同“辞人”,工于文辞的人;才子:富有文才的人。泛指有才华的文人
桃李遍天下:比喻学生很多,各地都有。同“桃李满天下”。
文质斌斌: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,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。同“文质彬彬”。
分毫不值:形容没有任何价值。同“分文不直”。
王杨卢骆:指初唐四杰: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,四人擅长诗文,对初唐文学革新有贡献。
对证下药: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,采取有效的措施。同“对症下药”。
才华横溢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兴高彩烈:原指文章志趣高尚,言词犀利。后多形容兴致高,精神饱满。同“兴高采烈”。
蝉衫麟带:蝉衫:像蝉翼一样薄的纱衫;麟带:有文采的衣带。形容华丽轻柔的衣服
惊采絶艳:谓文采惊人,辞藻华美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辨骚》:“故能氣往轢古,辭來切今,驚采絶…
邪说异端:邪说:有害的学说;异端:不正统。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