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震聋发聩(zhenlongfakui)
成语繁体:震聾發聵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使昏昧糊涂,不明事理的人,为之震惊,受到启发。
成语出处:刘心武《写在水仙花旁》一:“一旦有满足这种要求的作品出现,形同震聋发聩,会引起强烈的反响。”
成语年代:现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成语例句:茅盾《联系实际,学习鲁迅》:“除了匕首,投枪,也还有的木铎,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。”
读之使人震聋发聩。
血光刀影,触目惊心,震聋发聩。
初击法鼓,即收震聋发聩之功。
乐嘉老师所言震聋发聩,高见高见。
上述十点,更是震聋发聩的醒世之言。
声音震聋发聩气冲牛斗气贯长虹气冲宵汉。
这一惊世骇俗、震聋发聩之笔,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。
对于金融危机,何自力教授也有独到见解,有颇多震聋发聩的论断。
当年,两烈士分别蹈海、投江的书生意气,震聋发聩,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响。
吴藻的能有此震聋发聩之唱,与她介入男性历来独主的文化社会有密切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