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文以载道(wenyizaidao)
成语繁体:文以載道
成语语法:复杂式成语
成语解释:载:装载,引伸为阐明;道:道理,泛指思想。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。
成语出处:宋·周敦颐《通书·文辞》:“文所以载道也。轮辕饰而人弗庸,徒饰也,况虚车乎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古人说“文以载道”,用现在的话说,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。 ◎郭沫若《关于文风问题答〈新观察〉记者问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;指用文章来说明道理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古人说“文以载道”,用现在的话说,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。(郭沫若《关于文风问题答〈新观察〉记者问》)
五笔打字:YNFU
英文翻译:written article explaining a moral; moral expressed in words; words of truth
“文以载道”出自宋理学家周敦颐《通书·文辞》:“文所以载道也。轮辕饰而人弗庸,徒饰也,况虚车乎。”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。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“文以贯道”发展,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。“文以载道”的意思是说“文”像车,“道”像车上所载之货物,通过车的运载,可以达到目的地。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“道”的手段和工具。
文以载道,不容欺心。
文以载道,歌以咏志。
文以载道,儒者无不能言之。
文以载道和经世济用的价值取向。
书声琅琅,开卷有益,文以载道,继往开来。
中国从来都有文以载道、歌以咏志的传统。
“诗言志”和“文以载道”就是儒家文学观念的主要说法。
“文以载道”思想是儒家功用诗学的核心,而美刺说则是其重要内容。
人们常说文以载道,而你写的这篇作文,载的什么道理,谁能看出来?
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,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“诗言志”和“文以载道”的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