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民贵君轻(minguijunqing)
成语繁体:民貴君輕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人民比君主更重要。这是民本思想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成语例句:范文澜《中国经学史的演变》:“他劝国王行仁政,王天下,虽然也包含着‘民贵君轻’、‘土芥寇仇’等危险思想……”
英文翻译:The 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uler.
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。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,民是基础,是根本,民比君更加重要。“民贵君轻”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,具有民本主义色彩,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。
或类似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之类的精神。
民贵君轻,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。
文学思想大家来此授学讲课,传授立国齐天下和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。
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,人民生活安定,市场物资丰富,真可谓民贵君轻了。
这一时期,也有一些思想家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思想,最突出的是孟轲的民贵君轻论。
因此,民贵君轻的思想在春秋,乃至整个传统的封建社会之中,已算是达到了当时思想的顶峰。
古人云民贵君轻,君应惜民,可现在的大汉,皆因灵恒二帝横征暴敛不惜民力而起,大汉气数已尽,崩溃只是早晚之时。
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源远流长,影响深远。民惟邦平、民贵君轻、君舟民水等六个方面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。
能像师旷那样,在君权神圣、各国君主忙于扩大自己的实力的时代,敢于当著国君的面主张民贵君轻,的确属于难能可贵。
从亚圣孟子“民贵君轻”思想至17世纪有着“中国思想启蒙之父”美誉的黄宗羲先生以“天下之法”代“一家之法”的醒世主张,正可谓一脉相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