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强不凌弱(qiangbulingruo)
成语繁体:強不淩弱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强大的不欺凌弱小的
成语出处: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奸劫弑臣》:“故其治国也,正明法,陈严刑,将以救群生之乱,去天下之祸,使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《魏书·卫操传》:“仁如春阳,威若秋零。强不凌弱,隐恤孤茕。”
反义词:恃强凌弱
强不凌弱,隐恤孤茕。
使辽东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,商贾之人,市不二价。
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,主张强不凌弱、富不侮贫,主张协和万邦。
天下的人都相爱,则强不凌弱,众不动寡,富不侮贫,贵不傲贱,诈不欺愚。
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,主张大不欺小、强不凌弱、富不侮贫,主张协和万邦。
胡锦涛表示,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,主张强不凌弱、富不侮贫,主张协和万邦。
即让男女老幼无不遂其生业,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,天下共享太平之福,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天下观。
中圣指的是文武、周公时期:设辟雍庠序之教,以正上下之仪,明父子之礼,君臣之义,使强不凌弱,众不寡暴,弃贪鄙之心,兴清洁之行。
民知畏法,而无礼义;于是中圣乃设辟雍庠序之教,以正上下之仪,明父子之礼,君臣之义,使强不凌弱,众不暴寡,弃贪鄙之心,兴清洁之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