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捶胸顿足(chuixiongdunzu)
成语繁体:捶胸頓足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成语出处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孔明说罢,触动玄德衷肠,真个捶胸顿足,放声大哭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焦急、悲伤、无可奈何的
成语正音:捶,不能读作“chuī”。
成语易错:捶,不能写作“棰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孔明说罢,触动玄德衷肠,真个捶胸顿足,放声大哭。(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六回)
五笔打字:REGK
英文翻译:to beat one's chest and stamp one's feet (idiom)
捶胸顿足,用拳敲打胸部,跺着双脚。形容非常悲痛与懊悔的样子。
他确实捶胸顿足。
马克捶胸顿足,痛不欲生。
相柳大喊一声,捶胸顿足,懊悔不已。
杨小朵回到后台捶胸顿足,懊悔不已。
年迈的杨父杨母捶胸顿足,哭天喊地。
这个老妇人伤心地捶胸顿足地哭着、号着。
失子之痛,不得不让她捶胸顿足的大哭一番。
对于女儿的惨死,她悲痛得捶胸顿足,令人心酸。
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,潸然泪下、捶胸顿足都不足为奇。
王大伯气得捶胸顿足,连连唉声叹气,早知今日,悔不当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