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一字不识(yizibushi)
成语繁体:一字不識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一个字也不认识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那主儿或是年老的,或是貌丑的,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,你却不肮脏了一世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文盲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萧红《小城三月》:“她是一字不识。”
英文翻译:totally illiterate
你以前一字不识,现在你不再是吴下阿蒙了。
心思一乱,这经书翻来看去已不下百本,都是一字不识,好生痛苦。
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,得诗家真趣;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,悟禅教玄机。
物以类聚,只看他兄弟一字不识的熊样,我感觉这小子肯定也是在装样。
我非常希望我能阅读。像我这样一字不识,除了思索以外,什么也不能做。
字画齐整,并无差落,献于龙案之匕天予看了大惊,都是照样番书,一字不识。
流浪汉们则大多一字不识,面对自身的穷困潦倒,他们脑子里是同样的一片空白,无计可施。
刘修在这一点上不敢吹嘘,生怕露出破绽,只敢往低了说,几乎要说自己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了。
接着,办常年民校,使旧社会一字不识横划的青壮年获得了学习文化的机会,一时弦歌之声遍于乡里。
姥爷一字不识,自不能运筹帷幄,也没有参加八百壮士守四行这样青史标名的战斗,但抗战就是靠着他这样的无名小兵打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