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安然无恙(anranwuyang)
成语繁体:安然無恙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恙:病。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。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。
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岁亦无恙耶?民亦无恙耶?王亦无恙耶?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褒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只求处士每岁元旦,作一朱幡,上图日月五星之文,立于苑东,吾辈则安然无恙矣。 ◎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,指经历危险的事故没有受到伤
成语正音:恙,不能读作“yánɡ”。
成语易错:恙,不能写作“羔”。
成语辨析:安然无恙与“平安无事”有别:安然无恙着眼于说明未受损失;“平安无事”着眼于说明未发生事故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只求处士每岁元旦,作一朱幡,上图日月五星之文,立于苑东,吾辈则安然无恙矣。(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四卷)
五笔打字:PQFU
近义词:一路平安 完好无损 平安无事 安然无事 别来无恙 安然如故
反义词:山高水低 在劫难逃 兵临城下 四面楚歌 朝不保夕 危在旦夕 九死一生 三长两短 生死存亡 千钧一发
英文翻译:safe and sound (idiom); to come out unscathed (e.g. from an accident or illness)
公元前266年,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,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。由于孝成王还年轻,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。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。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,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。赵国危急,向齐国求救,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,然后再出兵。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,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,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。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。 有一次,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。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。“齐国的收成不坏吧?老百姓平安吗?齐王身体健康吗?”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,说:“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,现在你不先问齐王,却先问收成和百姓,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,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?” 威后微微一笑,说:“不是的。如果没有收成,怎么会有百姓?如果没有百姓,怎么会有君主?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?” 齐国使者听了,一时说不出话来。 这则“无恙”的典故,后来演化出成语,“安然无恙”。
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,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坏或人身并无损伤。
安然无恙他从火中安然无恙地逃了出来。
一切都安然无恙。
安然无恙由于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,全部器材都安然无恙。
安然无恙洪水吞没了我们的村庄,幸运的是村里人都安然无恙。
你安然无恙地回来了。
上校,但愿她安然无恙。
众仙紧随在后,安然无恙。
身历危难而仍安然无恙
大水过后,大堤安然无恙。
安然无恙汶川大地震,许多城镇乡村都毁灭了,但我叔父全家安然无恙,非常幸运。历经岁月的洗礼,茅先生安然无恙修的钱塘江大桥依旧安然无恙,真不愧为桥梁大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