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聚而歼之(juerjianzhi)
成语繁体:聚而殲之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聚:会集,包围;歼:消灭。把敌人包围起来消灭
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五章:“也不敢大胆放手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。”
成语年代:现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;用于战争
英文翻译:encircle and annihilate <round up and annihilate>
出城,聚而歼之,晋军主动后撤。
先设伏兵断其后路,然后聚而歼之,乘势夺城。
推进,企图将我红一方面军压缩包围后,聚而歼之。
曾国藩、李鸿章皆主张将捻军驱之一隅,聚而歼之。
他老人家一声号令,群雄围攻明教,以多胜少,聚而歼之。
社仑凶狡有权变,月余,乃释匹候跋,归其诸子,欲聚而歼之。
江忠源从广西参战起,便主张围太平军于一地,然后聚而歼之。
关门捉贼,是指对弱小的敌军要采取四面包围、聚而歼之的谋略。
一是分兵防守各要塞把夏军拒之于门外,二是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。
是夜,果不其然,吕岳带兵夜袭金鸡岭,不料被埋伏好的周军聚而歼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