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更待何时(gengdaiheshi)
成语繁体:更待何時
成语语法:动宾式成语
成语解释:更:再,复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
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临济玄禅师法嗣》:“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,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?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;指不必等待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68回:“杀我亲兄,此冤不报,更待何时!”
更待何时,汉语词目。注音:gèng dài hé shí。释义: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。
现在不写,更待何时。
此时不改,更待何时。
此时不练,更待何时。
青年不努力,更待何时?。
今日二事已完,还不回去,更待何时。
因此,不趁现在赶快解开心结,更待何时。
宁可战死,不可吓死。今朝不搏,更待何时?
古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,“现在不修,更待何时?”。
叵耐刘表,昔日断我归路,今不乘时报恨,更待何时。
龙脉之威一至于斯!“老头,还不布下绝阵,更待何时?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