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(gaoshanyangzhijingxingxingzhi)
成语注音:ㄍㄠ ㄕㄢ ㄧㄤˇ ㄓˇ ㄐㄧㄥˇ ㄒㄧㄥˊ ㄒㄧㄥˊ ㄓˇ
成语简拼:GSYZJXXZ
成语繁体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
成语语法:复句式成语
成语解释: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;止:语助词;景行: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九字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
成语例句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诗有之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’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”
英文翻译:showing great respect for a worthy man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高山,喻高尚的德行。景行,大路,比喻行为正大光明,有“喻以崇高的品行”之意。后以“高山景行”比喻崇高的德行。原出于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。后司马迁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专门引以赞美孔子:“《诗》有之:‘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'虽不能至,然心乡往之。”这使得本来的意思发生了变化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⒂。
语云: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不能相比啊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关于山的遐想唐鑫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◎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力虽不能,心必务为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。
五邑含笑、江海遥望,高山仰止、景行行止。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。
天地之子,莫出其长,所谓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