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扶危救困(fuweijiukun)
成语注音:ㄈㄨˊ ㄨㄟ ㄐㄧㄡˋ ㄎㄨㄣˋ
成语简拼:FWJK
成语繁体:扶危救困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对处境危急、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魏徵改诏》第三折楔子:“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,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救济有危难和困苦的人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三卷:“陈旅长响亮地笑了,说:‘知兄!还不失尚老遗风,扶危救困,爱国恤民。”
近义词:扶危济困
英文翻译:Support those in distress and aid those in misery
扶危救困,亦作“ 扶危济困 ”或“救困扶危”。指对处境危急、处于困难之中的人给以救济帮助。
也就是要不顾一切地去扶危救困,为人解难,正是侠的行为准则。
医者仁术,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,所贵者,扶危救困,起死回生耳。
何为德?恤老怜贫、惜孤悯寡、施药舍茶、修桥补路、扶危救困、轻财重义、广行方便者是也。
古人认为,“德”就是“恤老怜贫,惜孤悯寡,施药舍茶,修桥补路,扶危救困,轻财重义,广行方便”。
可人家三个每天不过出去个把时辰,却都能遇上点事情,门派的名声还真就宣扬出去了,前两天街坊们还凑了钱给送来一副扶危救困的牌匾。
讲述了长相怪异,力大无比的青龙在寻找父母的过程中遇到石头,共同想办法除暴安良,扶危救困,帮助不幸或遇到危难的小朋友解决困难。
中华文明要发扬,扶危救困人善良。救死扶伤爱心漾,社会和谐暖洋洋。人人都把爱传扬,社会充满正能量。全国助残日到了,帮助残疾人,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,让每一个人的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