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流离播迁(liuliboqian)
成语注音:ㄌㄧㄡˊ ㄌㄧˊ ㄅㄛ ㄑㄧㄢ
成语简拼:LLBQ
成语繁体:流離播遷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流转迁徙。同“流离播越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92回:“一旦变起仓卒,遂至流离播迁,犹幸天命未改,人心未去,天子虽不免蒙尘,储君却已得践祚。”
成语年代:近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生活
成语例句:孙中山《致黄兴书》:“二十年间,文与公奔走海外,流离播迁,同气之应,匪伊朝夕。”
近义词:流离播越
英文翻译:Drift away
我国很多珍宝在战争时期流离播迁。
由于抗战全面爆发,李权的晚年生活是在流离播迁中度过的。
至此,经历近两年来流离播迁的艰难岁月,又而在抗战大后方开始正规生活、学习和训练的进程。
时当鼎革,草窃扰攘,流离播迁,家业凡不获保,公惟抱宗谱以逃,而契券绝不少顾,方之麦秀与歌之苦衷,无以过之。
即以清代中央一级之档案言,除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一千万件以外,尚有一大部分档案在战争时期流离播迁,现存于台湾故宫博物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