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择善而行(zeshanerxing)
成语注音:ㄗㄜˊ ㄕㄢˋ ㄦˊ ㄒㄧㄥˊ
成语简拼:ZSEX
成语繁体:擇善而行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选择有益的事去做。
成语出处: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,岂曰择善而行者乎?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成语例句: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瞿昙何如磁六师?择善而行应好事。”
英文翻译:Choose and follow what is good
择善而行,汉语成语,指选择有益的事去做,是一个褒义词。出自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,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择善而行应好事。
谓考校古事,择善而行。
回去告诉你们可汗:以后行事,要择善而行。
笃行就是要身体力行,择善而行,踏实前行。
建议政府部门将减税方案公之于众,广泛听取意见,从善如流,择善而行。
目前,全球很多文明国家都开始抵制兽皮服装,希望我们的国人也能择善而行。
明确了是非、善恶、美丑,还要引导人们择善而行,使价值评价标准成为行动的自觉准则。
当前,在继续实行全国统一高考的同时,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高考改革试点,很有必要,便于今后择善而行。
因此,组工干部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,广交朋友,共谋事业;又要注意保持共产党人慎独的品格和坚强的党性,择善而行,把握分寸。
仁宗非常善于纳谏,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,鼓励他们进谏,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,朝臣可以各抒己见,皇帝可以择善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