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惶惶不安(huanghuangbuan)
成语注音:ㄏㄨㄤˊ ㄏㄨㄤˊ ㄅㄨˋ ㄢ
成语简拼:HHBA
成语繁体:惶惶不安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惶:恐惧。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ABC式成语
成语示例:董卓屯兵城外,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,横行街市,百姓惶惶不安。 ◎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心神不宁
成语正音:惶,不能读作“huǎnɡ”。
成语易错:惶,不能写作“徨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董卓屯兵城外,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,横行街市,百姓惶惶不安。★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
类似成语: 惶惶什么什么的成语
近义词:人人自危 胆战心惊 如坐针毡 七上八下 人心惶惶 提心吊胆 忧心忡忡 忐忑不安 惊恐不安
英文翻译:Be on tenterhooks
明・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董卓屯兵城外,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,横行街市,百姓惶惶不安。”【事例】董卓屯兵城外,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,横行街市,百姓~。
曾玉雪惶惶不安。
栖栖:惶惶不安之貌。
她惶惶不安地走下楼梯。
有些老年人因怕死而惶惶不安。
罗兰,穿着铁青色的制服,惶惶不安。
毛竹坞出了命案,令村民惶惶不安。
每次稍一开怀,心里就掠过惶惶不安。
然后,一阵惶惶不安的怒气又占据了他。
加拉赫时而惶惶不安,时而又疑惑不定。
多日没收到曲林的信,徐青心里惶惶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