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泾清渭浊(jingqingweizhuo)
成语注音:ㄐㄧㄥ ㄑㄧㄥ ㄨㄟˋ ㄓㄨㄛˊ
成语简拼:JQWZ
成语繁体:涇清渭濁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泾水清,渭水浊。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,显而易见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泾以渭浊,湜湜其沚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泾水以有谓水清,故见泾水浊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界限分明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清·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》:“泾涨渭涸,则‘泾清渭浊’;泾涸渭涨,则‘泾清渭浊’。”
近义词:泾渭分明
反义词:泾渭不分
英文翻译:Clear and clear
泾清渭浊,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jīng qīng wèi zhuó,释义为泾水清,渭水浊。
唐代以后至今又变成了泾清渭浊。
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山涛,泾清渭浊,无法相提并论。
据说春秋时期是渭清泾浊,南北朝时期是泾清渭浊。
许多专家亲赴实地考察,看到的也是泾清渭浊的现象。
他为官清正,廉洁奉公,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所处案卷无不泾清渭浊,很得朝野称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