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天崩地塌(tianbengdita)
成语注音:ㄊㄧㄢ ㄅㄥ ㄉㄧˋ ㄊㄚ
成语简拼:TBDT
成语繁体:天崩地塌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天崩塌,地裂陷。多比喻巨大的灾难、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七一回:“鼓角齐鸣,喊声大震,黄忠一马当先,驰下山来,犹如天崩地塌之势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忽听得轰的一声,犹如天崩地塌一般。 ◎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声音巨大
成语例句:忽听得轰的一声,犹如天崩地塌一般。★清·吴研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五回
英文翻译:Monstrous meltdown
成语,多比喻巨大的灾难、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。出自 《三国演义》
天崩地塌壮士死。
话音刚落,天崩地塌,狂风大作。
这一看,方源顿时觉得天崩地塌。
各营内鼓角齐鸣,若天崩地塌之状。
那里天崩地塌,发生了可怕的大破坏。
天昏地暗,天崩地塌,阴阳两隔,悲痛欲绝。
须臾,大震一声,天崩地塌,昏黑如夜,万室平沉。
黄忠一马当先,驰下山来,犹如天崩地塌之势。
傍边一声锣响,众军喊动,如天崩地塌,山倒江翻。
美丽的眼睛却闭着,天崩地塌也不能将他吵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