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别籍异财(biejiyicai)
成语注音:ㄅㄧㄝˊ ㄐㄧˊ ㄧˋ ㄘㄞˊ
成语简拼:BJYC
成语繁体:別籍異財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另立门户,各蓄家产。
成语出处:《唐律·户婚》:“诸祖父母、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,徒三年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诏川陕诸州,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,论死。 ◎《宋史·太祖纪二》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兄弟、父子等分家
成语例句:诏川陕诸州,察民有父母在而别籍异财者,论死。★《宋史·太祖纪二》
英文翻译:Make a fortune elsewhere
如唐朝的法律规定诸祖父母、父母在,而子孙别籍、异财者,徒三年。
不孝列为十恶之一;祖父母、父母尚在而子孙别籍异财、供养有阙,都须按律科刑。
礼,父母之丧三年,于是匿不举哀、释服从吉、冒哀求仕、居丧生子、嫁娶、兄弟别籍异财皆有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