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衅起萧墙(xinqixiaoqiang)
成语注音:ㄒㄧㄣˋ ㄑㄧˇ ㄒㄧㄠ ㄑㄧㄤˊ
成语简拼:XQXQ
成语繁体:釁起蕭墻
成语语法:主谓式成语
成语解释:萧墙: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。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成语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时值乱离,衅起萧墙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指内部祸乱
英文翻译:There is internal strife afoot
衅起萧墙是一个汉语词汇,出自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,解释是指祸乱发生在家里,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示例~,衅起萧墙。
若内相猜贰,衅起萧墙,则晋、赵之变旦夕至矣。
而祸生肘腋,衅起萧墙,白兽噬骖,苍鹰集殿,幽辱神器,弑酷乘舆,冤结生民,毒流宇县。
见利而动,愎谏违卜,开门揖盗,弃好即仇,衅起萧墙,祸成戎羯,身殒非命,灾被亿兆,衣冠敝锋镝之下,老幼粉戎马之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