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社鼠城狐(sheshuchenghu)
成语繁体:社鼠城狐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社:土地庙。城墙上的狐狸,社庙里的老鼠。比喻依仗权势做恶,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。
成语出处:《晏子春秋·内篇问上》:“夫社,束木而涂之,鼠因而托焉,薰之则恐烧其木,灌之则恐败其涂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,以社故也。”《晋书·谢鲲传》:“隗诚始祸,然城狐社鼠也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成语例句:清·洪昇《长生殿》:“不堤防柙虎樊熊,任纵横社鼠城狐。”
英文翻译:lit. rat in a country shrine, fox on town walls; fig. unprincipled thugs who abuse others' power to bully and exploit people
社鼠城狐,社:土地庙。城墙上的狐狸,社庙里的老鼠。比喻依仗权势做恶,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。
更社鼠城狐扫影,雁鹜惊人避箭。
虎皮羊质,霸者假之以为护符;社鼠城狐,贱儒缘之以谋口腹。
而且,县城里的三教九流,社鼠城狐,蒋天明早在进入副县级序列开始就不怎么搭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