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中原逐鹿(zhongyuanzhulu)
成语繁体:中原逐鹿
成语语法:偏正式成语
成语解释:指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。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中性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用法:作主语、宾语;含褒义
成语易错:逐,不能写作“遂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北伐战争时期,几支军阀武装中原逐鹿,使百姓深受其苦。
英文翻译:Fight among rivals for the throne
晋朝时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赵国国王石勒十分有才干,但自以为是,有一次他问大臣徐光他能与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。徐光答复为汉高祖刘邦。他笑道他只能做刘邦的部下,但与刘秀并驱于中原,相互较量,那就不知鹿死谁手了。
指群雄并起,争夺天下,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,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。后来泛指整个中国。
中原逐鹿地,待君试马来。
中原逐鹿时,幽云狼烟起。
一时间中原逐鹿,战乱频仍。
莽莽中原逐鹿场,登高感慨长。
中原逐鹿无休止、云台观山看源头。
驰骋冀南扬神威,中原逐鹿显丹心。
中原逐鹿建伟业,兴国安邦费操持。
八年抗战名鹊起,中原逐鹿铸忠魂。
大泽诛蛇,中原逐鹿,任江山谁做主。
下国卧龙空寤主,中原逐鹿不由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