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阳之思 [ wèi yáng zhī sī ]
渭:渭河;阳:水的北面,山的南面。指甥舅的思念与怀旧之情
渭阳之情 [ wèi yáng zhī qíng ]
渭阳:渭水的北边。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,直到渭水之北。指甥舅间的情谊。
依然故我 [ yī rán gù wǒ ]
形容自己一切跟从前一样,没有变得更好。
依然如故 [ yī rán rú gù ]
依然:仍旧;故:过去,从前。指人没有什么长进,还是从前的老样子。
乌舅金奴 [ wū jiù jīn nú ]
乌舅:乌臼子油;金奴:指油灯。讥讽吝色的人
同休共戚 [ tóng xiū gòng qī ]
①指同欢乐共忧患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②偏指共患难。亦作“同休等戚”。
蜗角蚊睫 [ wō jiǎo wén jié ]
蜗:蜗牛;睫:眼睫毛。蜗牛的角,蚊子的眼睫毛。形容极为狭小的境地
后来之秀 [ hòu lái zhī xiù ]
秀:特别优秀的。后辈中的优秀人物。
死皮赖脸 [ sǐ pí lài liǎn ]
形容厚着脸皮,胡搅蛮缠。
三日两头 [ sān rì liǎng tóu ]
隔一天,或几乎每天。形容经常、频繁。
了不长进 [ liǎo bù zhǎng jìn ]
一点进步也没有。形容没有出息。
逐末弃本 [ zhú mò qì běn ]
追求细枝末节,舍弃事物根本的、主要的部分。
望表知里 [ wàng biǎo zhī lǐ ]
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。
三尺童儿 [ sān chǐ tóng ér ]
指年幼还不太懂事的儿童。
家烦宅乱 [ jiā fán zhái luàn ]
家中上下不得安宁。形容在家里喧哗吵闹。
弦外之音 [ xián wài zhī yīn ]
原指音乐的余音。比喻言外之意,即在话里间接透露,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。
碧草舅茵 [ bì cǎo jiù yīn ]
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着的褥子。常指可供临时休息的的草地。
马尘不及 [ mǎ chén bù jí ]
比喻赶不上,跟不上。
麦丘之祝 [ mài qiū zhī zhù ]
指直言之谏。
用一当十 [ yòng yī dāng shí ]
比喻以寡敌众。
骨肉之亲 [ gǔ ròu zhī qīn ]
骨肉:骨和肉,比喻至亲;亲:亲爱。比喻父母、兄弟、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
尊姓大名 [ zūn xìng dà míng ]
姓名的尊称。
老马嘶风 [ lǎo mǎ sī fēng ]
嘶:马叫。马老了但雄风犹在,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
弦外有音 [ xián wài yǒu yīn ]
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、没有明说的意思。
一路风尘 [ yī lù fēng chén ]
形容旅途辛苦。
【成语拼音】shēng jiù
【成语解释】(一)、外甥和舅舅,亦指女婿和岳父。泛指外戚。《诗·小雅·頍弁》:“岂伊异人,兄弟甥舅。”朱熹 集传:“甥舅谓母姑姊妹妻族也。”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大将军秉事用权,五侯骄奢僭盛……依东宫之尊,假甥舅之亲,以为威重。”唐 杜甫《对雨》诗:“西戎 甥舅礼,未敢背恩私。”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:“中宗 景龙 二年,以 金城公主 妻 赞普,故望其篤甥舅之礼。”《警世通言·唐解元一笑姻缘》:“学士道:‘今日即不敢以记室相待,少不得行子壻之礼。’解元道:‘若要甥舅相行,恐又费丈人粧奩耳。’”
(二)、指异姓诸侯。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兄弟甥舅,侵败王略,王命伐之。”杨伯峻 注:“兄弟指同姓诸侯,甥舅指异姓诸侯,以异姓诸侯间多有婚姻关係,故称甥舅。”
(三)、谓有通婚关系。章炳麟《訄书·序种姓下》:“巴、僰、賨、蜑 弔诡之族,或分於 楚 越,亦与诸 华 甥舅,宜稍优游之,为定等差,勿使自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