犯天下之不韪 [ fàn tiān xià zhī bù wěi ]
犯:触犯;不韪:不是,错误。公然做天下都认为最大错误的事情
暮夜先容 [ mù yè xiān róng ]
指事先暗中行贿,以求宽容。
掷地有声 [ zhì dì yǒu shēng ]
金石:钟磬之类的乐器,声音清脆优美。比喻文章文辞优美,语言铿锵有力。
官清法正 [ guān qīng fǎ zhèng ]
清·清廉;正:公正。为官清廉,执法公正
发宪布令 [ fā xiàn bù líng ]
犹发号施令。
金声掷地 [ jīn shēng zhì dì ]
指掷地作金石之声。形容语言文字铿锵有力。
阶下囚 [ jiē xià qiú ]
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;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。
挂一漏万 [ guà yī lòu wàn ]
挂:钩取,这里指说到,提到;漏:遗漏。形容说得不全,遗漏很多。
浅尝辄止 [ qiǎn cháng zhé zhǐ ]
辄:就。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。指不深入钻研。
掷地金声 [ zhì dì jīn shēng ]
金:钟罄之类的乐器。比喻文章词藻优美。
黄钟瓦缶 [ huáng zhōng wǎ fǒu ]
瓦缶:泥土烧成的大锅,用作乐器,音调最低。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,或贤才和庸才
飞熊入梦 [ fēi xióng rù mèng ]
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。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。
不得违误 [ bù dé wéi wù ]
公文用语,不得违反命令,耽误公事。
金母木公 [ jīn mǔ mù gōng ]
金:五行之一,西方属金;木:五行之一,东方属木。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。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
冬烘学究 [ dōng hōng xué jiū ]
冬烘:形容懵懂,浅陋。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
执法不公 [ zhí fǎ bù gōng ]
拒绝公正,在实施法律中的不公正
傅纳以言 [ fù nà yǐ yán ]
傅:陈述。让人陈述自己的意见而加以采纳。
大庭广众 [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]
大庭:宽大的场地;广众:为数很多的人群。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。
发策决科 [ fā cè jué kē ]
策:策问;科:等第。拆阅策问题目,以决定录取。旧指应试取中。
无人问津 [ wú rén wèn jīn ]
问津:询问渡口。比喻没有人来探问、尝试或购买。
明堂正道 [ míng táng zhèng dào ]
犹言正式;公开;堂堂正正。同“明公正气”。
公报私雠 [ gōng bào sī chóu ]
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。同“公报私仇”。
青紫被体 [ qīng zǐ pī tǐ ]
青紫:古时公卿服饰,借喻高官显爵;被:同“披”。指身居高官。
案牍劳形 [ àn dú láo xíng ]
案牍:公文。文书劳累身体。形容公事繁忙。
见猎心喜 [ jiàn liè xīn xǐ ]
猎:打猎。看到打猎心里就高举。比喻看见别人在做的事正是自己过去所喜好的,不由得心动,也想试一试。
【成语拼音】gōng shì
【成语解释】官方主持的考试。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教官作色曰:‘经义岂当上请?’诸生曰:‘若公试,固不敢。今乃私试,恐无害。’教官乃为讲解大概。”宋 赵昇《朝野类要·公试》:“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。两日三场,谓第二日,论策各一道,并差外官於贡院主文,以学官干预考校。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陈丞相 文龙,咸淳 初,为太学生。是年学中引放公试之旦,适奔驰弗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