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国三公 [ yī guó sān gōng ]
公: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。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。比喻事权不统一,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。
七男八壻 [ qī nán bā xù ]
同“七子八婿”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记·蔡公逼试》:“娘年老,八十餘,眼兒昏又聾着兩耳,又没個七男八壻,只有一個孩兒,…
鹤乘轩 [ hè chéng xuān ]
卫懿公让鹤乘坐大夫坐的车子。比喻滥用官位,滥竽充数
垫脚石 [ diàn jiǎo shí ]
供步行时踏脚的石头。比喻被别人借以向上爬的人或事物
行则思义 [ xíng zé sī yì ]
行:行动;义:公正。行动时要考虑是否合乎正义
未了公案 [ wèi liǎo gōng àn ]
公案:案件,问题。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。
广庭大众 [ guǎng tíng dà zhòng ]
广庭:宽大的场所。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。
潜窃阳剽 [ qián qiè yáng piāo ]
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。
传龟袭紫 [ chuán guī xí zǐ ]
指继承高爵显位。汉制,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。
忧公无私 [ yōu gōng wú sī ]
忧:愁苦,忧虑。忧虑国家公事,不考虑个人私事
公私分明 [ gōng sī fēn míng ]
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
发名成业 [ fā míng chéng yè ]
发:显现。发扬名声,成就事业
大公无私 [ dà gōng wú sī ]
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不哑不聋 [ bù yǎ bù lóng ]
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指长辈要宽宏大量
祁奚之举 [ qí xī zhī jǔ ]
祁奚举荐贤人,不避亲仇,公正无私。
审时度势 [ shěn shí duó shì ]
审:仔细研究;时:时局;度:估计;势:发展趋势。观察分析时势,估计情况的变化。
坐无车公 [ zuò wú chē gōng ]
坐:通“座”,坐席;车公:晋人车胤。比喻宴会时没有嘉宾
天道恢恢 [ tiān dào huī huī ]
恢恢:宽广的样子。天道公平,作恶就要受惩罚
千钱买邻 [ qiān qián mǎi lín ]
邻:邻居。花千万钱去买一个好邻居。指好邻居的难得可贵
四世三公 [ sì shì sān gōng ]
世:父子相继;三公:执掌朝政的大臣。指世代官居高位。
捅马蜂窝 [ tǒng mǎ fēng wō ]
比喻闯祸或敢于得罪厉害的人
公平合理 [ gōng píng hé lǐ ]
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。
拨雨撩云 [ bō yǔ liáo yún ]
指挑逗、试探对方的情意。泛指调情。
公门桃李 [ gōng mén táo lǐ ]
公:对人的尊称。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、栽培的学生。
辛壬癸甲 [ xīn rén guǐ jiǎ ]
用以指一心为公,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。
【成语拼音】gōng shì
【成语解释】官方主持的考试。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教官作色曰:‘经义岂当上请?’诸生曰:‘若公试,固不敢。今乃私试,恐无害。’教官乃为讲解大概。”宋 赵昇《朝野类要·公试》:“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。两日三场,谓第二日,论策各一道,并差外官於贡院主文,以学官干预考校。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陈丞相 文龙,咸淳 初,为太学生。是年学中引放公试之旦,适奔驰弗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