涓滴归公 [ juān dī guī gōng ]
涓滴:小水点,比喻细微的东西。形容属于公家的财物全部缴公,不占为私有。
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 [ 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 ]
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黄羊任人 [ huáng yáng rèn rén ]
比喻大公无私、任人唯贤
披麻带索 [ pī má dài suǒ ]
犹披麻带孝。指服重孝。
国尔忘家,公尔忘私 [ guó ěr wàng jiā,gōng ěr wàng sī ]
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
日省月课 [ rì xǐng yuè kè ]
形容经常查考。同“日省月试”。
徇私废公 [ xùn sī fèi gōng ]
徇:曲从。曲从私情,弃置公理
化公为私 [ huà gōng wéi sī ]
将公有财产化为私有
公报私仇 [ gōng bào sī chóu ]
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。
待诏公车 [ dài zhào gōng chē ]
诏:皇帝的命令;公车:官车或官署。指在公车或官署准备听从皇帝的召唤
是非自有公论 [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 ]
事情的是非曲直,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。
不痴不聋 [ bù chī bù lóng ]
人不傻,耳朵也不聋。常与“不成姑公”连用,意为不故作痴呆,不装聋作哑,就不能当阿婆阿公。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。
阿家阿翁 [ ā jiā ā wēng ]
阿:名词的前缀。家:通“姑”,丈夫的母亲。翁:丈夫的父亲。指公公婆婆。
轩车载鹤 [ xuān chē zài hè ]
轩车:古代有帷幕的车子。卫懿公用轩车载鹤。比喻胡乱封官赐爵
舍己为公 [ shě jǐ wèi gōng ]
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。
殴公骂婆 [ ōu gōng mà pó ]
殴:殴打。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
年头月尾 [ nián tóu yuè wěi ]
指从岁首到腊月底,泛指一年之中。也指《春秋》三传每年首尾的文字。唐时试官常撷取以试应试明经科士子是否熟谙经传本文。
天子门生 [ tiān zǐ mén shēng ]
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第一名儒生
廉明公正 [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]
廉明:清廉,不贪污受贿。不贪污受贿,清明公正。
清议不容 [ qīng yì bù róng ]
清议:公正的评论。行为不正,舆论不容许
不贪为宝 [ bù tān wéi bǎo ]
表示以不贪为可贵、崇高,也表示廉洁奉公。
作金石声 [ zuò jīn shí shēng ]
金石:钟磬之类的乐器,声音清脆优美。比喻文章优美,音调铿锵。
徇公灭私 [ xùn gōng miè sī ]
徇:献出生命。为国家公众献身,弃私利于不顾
假公济私 [ jiǎ gōng jì sī ]
假:借;济:帮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公不离婆 [ gōng bù lí pó ]
老公不离开老婆。形容关系密切
【成语拼音】gōng shì
【成语解释】官方主持的考试。宋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七:“教官作色曰:‘经义岂当上请?’诸生曰:‘若公试,固不敢。今乃私试,恐无害。’教官乃为讲解大概。”宋 赵昇《朝野类要·公试》:“每岁春二三月之交公试。两日三场,谓第二日,论策各一道,并差外官於贡院主文,以学官干预考校。”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·骈俪一》:“陈丞相 文龙,咸淳 初,为太学生。是年学中引放公试之旦,适奔驰弗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