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名称:假公济私(jiagongjisi)
成语繁体:假公濟私
成语语法:联合式成语
成语解释:假:借;济:帮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,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杜业传》:“方进终不举白,专作威福,阿党所厚,排挤英俊,托公报私,横厉无所畏忌。”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
成语年代:古代成语
成语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字数:四字成语
成语结构:ABCD式成语
成语示例:现在那些招摇撞骗,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。 ◎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二六
成语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
成语正音:假,不能读作“jià”;济,不能读作“jǐ”。
成语易错:济,不能写作“挤”。
是否常用:常用
成语例句:现在那些招摇撞骗,假公济私的玩意儿太多了。(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二六)
近义词:营私舞弊 因公假私 自私自利 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 损人利己 假手于人 损公肥私
反义词:克己奉公 公而忘私 争先恐后 奉公守法 过门不入 舍己为人 铁面无私 公事公办 大公无私 公正无私
英文翻译:official authority used for private interests (idiom); to attain private ends by abusing public position
假公济私 ( jiǎ gōng jì sī ) 假:借;济:补益,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人的利益。
他从不假公济私,一贯公私分明。
逝月,亏你还是学长呢?假公济私。
公私要分明,他怎么可以假公济私呢?
假公济私会侵蚀国本,此弊要切实防杜。
我们公司不能容纳这种假公济私的人。
想不到他会假公济私,将募款纳入私囊。
有些干部假公济私,专门肥自己的腰包。
他们假公济私的勾当全被报纸揭了出来。
与假公济私的不良作风进行坚决的斗争。
长久以来,他假公济私,不知侵吞多少公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