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节败退 [ jié jié bài tuì ]
形容接连失败退缩
芝兰生于深林 [ zhī lán shēng yú shēn lín ]
香草长在深山里依然芬芳。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不因身处逆境而败坏名节
隳节败名 [ huī jié bài míng ]
隳:毁坏。节:气节。指毁掉、败坏自己的气节和名誉。
回旋进退 [ huí xuán jìn tuì ]
回旋:盘旋,转动;进退:前进和后退。在前进和后退过程中转动。比喻事情可以变通。
寝馈不安 [ qǐn kuì bù ān ]
馈:吃饭。吃饭睡觉都不得安宁。形容心事重重
死病无良医 [ sǐ bìng wú liáng yī ]
死病:不治之症。比喻无法挽救
病由口入 [ bìng yóu kǒu rù ]
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。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。同“病从口入”。
俭存奢失 [ jiǎn cún shē shī ]
俭:节俭。存:留存。奢:奢侈。节俭的人就是能留存下来,奢侈的人必然败亡。
晚节不保 [ wǎn jié bù bǎo ]
晚节:指晚年的节操。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。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。
进退有节 [ jìn tuì yǒu jié ]
指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。
涉艰履危 [ shè jiān lǚ wēi ]
涉:经历;履:踩踏。身涉危难,经历险阻。形容闯过重重困难
食不求饱 [ shí bù qiú bǎo ]
饱:吃足。饮食不要求饱,指饮食要有节制
鲜廉寡耻 [ xiān lián guǎ chǐ ]
无廉洁之操守且不知羞耻。
意广才疏 [ yì guǎng cái shū ]
意:意愿,志向。志向远大,但才能浅薄。指志大才疏。
明正典刑 [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 ]
明:表明;正:治罪;典刑:法律。依照法律处以极刑。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。
重规袭矩 [ chóng guī xí jǔ ]
指前后相合,合乎同样的规矩法度。亦比喻因袭、重复。
退食从容 [ tuì shí cóng róng ]
指官吏品行节俭正直,仪容从容自得,可为楷模。
以五十步笑百步 [ yǐ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]
作战时败逃五十步的人讥笑败逃一百步的人。比喻缺点或错误性质相同,只有情节或重或轻的区别
按甲不出 [ àn jiǎ bù chū ]
使军队暂不行动,以待时机。同“按甲不动”。
洒扫应对 [ sǎ sǎo yìng duì ]
洒水扫地,酬答宾客。封建时代儒家教育、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。
洒扫应对进退 [ sǎ sǎo yīng duì jìn tuì ]
洒扫:河水扫地,泛指家务事;进退:迎送客人之类的礼节。旧指青年人居家在尊长、客人面前应做的起码的事。
雍门刎首 [ yōng mén wěn shǒu ]
后用为忠君的典实。
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 [ bǎi zú zhī chóng,sǐ ér bù jiāng ]
百足:虫名,又名马陆或马蚿,有十二环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比喻势家豪族,虽已衰败,但因势力大,基础厚,还不致完全破产。
山亏一蒉 [ shān kuī yī kuì ]
《书·旅獒》“爲山九仞,功虧一簣”的节缩。喻功败垂成。 梁启超 《过渡时代论》:“語曰:‘行百里者半九十。’井掘九仞…
百足之虫 [ bǎi zú zhī chóng ]
百足: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,即马陆。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,虽一时败落,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。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