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舟漏网 [ tūn zhōu lòu wǎng ]
本指大鱼漏网,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。同“吞舟是漏”。
立马万言 [ lì mǎ wàn yán ]
倚靠在马旁,马上写成一篇文章。形容才思敏捷。
先斩后奏 [ xiān zhǎn hòu zòu ]
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,然后再报告帝王。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,造成既成事实,然后再向上级报告。
蠲敝崇善 [ juān bì chóng shàn ]
蠲:免除;敝:破旧;善:美好。指革除敝政,崇尚雅道
后海先河 [ hòu hǎi xiān hé ]
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。
闭关锁国 [ bì guān suǒ guó ]
闭关:封闭关口;锁:封锁。闭关自守,不与外国往来。
大笔如掾 [ dà bǐ rú chuán ]
大笔如椽,成语,出自《晋书·王珣传》,形容著名的文章,也指有名的作家。
神通广大 [ shén tōng guǎng dà ]
神通:原是佛家语,指神奇的法术。法术广大无边。形容本领高超,无所不能。
徇情枉法 [ xùn qíng wǎng fǎ ]
徇:曲从;枉:使歪曲。曲从私情,歪曲和破坏法律,胡乱断案。
通材达识 [ tōng cái dá shí ]
指博学多才、见识练达的人。同“通才练识”。
尊师重道 [ zūn shī zhòng dào ]
道: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,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。尊敬师长,重视老师的教导。
一尺之笔 [ yī chǐ zhī bǐ ]
借指文章。
知难而退 [ zhī nán ér tuì ]
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,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。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。
消损白日 [ xiāo sǔn bái rì ]
消:耗费;损:减;白日:时光。耗费时光
炫石为玉 [ xuàn shí wéi yù ]
炫:夸耀。拿玉吸引人,卖出的却是石头。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。
秋后算帐 [ qiū hòu suàn zhàng ]
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。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
月中聚雪 [ yuè zhōng jù xuě ]
聚:集聚。月亮里堆积的白雪。形容女子又美又白
言语道断 [ yán yǔ dào duàn ]
原为佛家语,指意义深奥微妙,无法用言辞表达。后指不能通过交谈、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。
结绳而治 [ jié shéng ér zhì ]
原指上古没有文字,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。后也指社会清平,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。
与民更始 [ yǔ mín gēng shǐ ]
更始:重新开始。原指封建帝王即位改元或采取某些重大措施。后比喻改革旧状。
葬玉埋香 [ zàng yù mái xiāng ]
埋葬女子的婉辞
韩信登坛 [ hán xìn dēng tán ]
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,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。后指授予要职,委以重任。
苟且偷安 [ gǒu qiě tōu ān ]
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只图眼前的安逸。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齐心同力 [ qí xīn tóng lì ]
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同“齐心协力”。
墨守成法 [ mò shǒu chéng fǎ ]
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同“墨守成规”。
【成语拼音】fǎ hòu wáng
【成语解释】先秦 以 荀子、韩非 为代表的“法今”的政治观。主张效法当代圣明君王的言行、制度,因时制宜。与“法先王”相对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逢衣浅带,解果其冠,略法先王而足乱世;术谬学杂,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,不知隆礼义而杀《诗》《书》。”清 方苞《书<史记·六国年表序>后》:“秦 始变古而传,乃曰法后王。”参见“法先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