习焉弗察 [ xí yān fú chá ]
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家传户颂 [ jiā chuán hù sòng ]
家家户户传习颂读。同“家传户诵”。
习以成俗 [ xí yǐ chéng sú ]
俗:习惯。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,成了习俗。
积习渐靡 [ jī xí jiàn mí ]
靡:通“摩”,接触。指长期养成的习惯是从细微处开始,逐渐形成的。
习焉不觉 [ xí yān bù jué ]
习:习惯;焉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于是”的意思。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
目不知书 [ mù bù zhī shū ]
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;不甚识字或不识字。同“目不识书”。
读书三到 [ dú shū sān dào ]
形容读书十分认真。
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 [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xià bǐ rú yǒu shén ]
将万卷书读破了,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。比喻要想写好文章,就要多读书。
积习难除 [ jī xí nán chú ]
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。同“积习难改”。
积习成常 [ jī xí chéng cháng ]
积习:长期的习惯;常:普通,平常。一种做法长期去做便成为惯例,被视作正常
习若自然 [ xí ruò zì rán ]
若:像。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
不习水土 [ bù xí shuǐ tǔ ]
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。
闭户读书 [ bì hù dú shū ]
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。
不习地土 [ bù xí dì tǔ ]
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。
照萤映雪 [ zhào yíng yìng xuě ]
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,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
惟有读书高 [ wéi yǒu dú shū gāo ]
高:高尚。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
习惯若自然 [ xí guàn ruò zì rán ]
惯:同“贯”;若:像。习惯了就像很自然的事
徒读父书 [ tú dú fù shū ]
徒:只。父书:父亲之言论。白读父亲的兵书。比喻人只知死读书,不懂得运用知识,加以变通。
积非习贯 [ jī fēi xí guàn ]
指错误长久沿袭,已成习惯。贯,通“惯”。
读书得间 [ dú shū dé jiàn ]
间:间隙。比喻窍门。读书得了窍门。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,心领神会。
习非成俗 [ xí fēi chéng sú ]
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
聱牙戟口 [ áo yá jǐ kǒu ]
形容文词艰涩,拗口难读。
习俗移人 [ xí sú yí rén ]
指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本性
废书而叹 [ fèi shū ér tàn ]
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
染风习俗 [ rǎn fēng xí sú ]
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。
【成语拼音】xí dú
【成语解释】学习诵读。语出《公羊传·定公元年》:“ 定哀 多微辞,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,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。” 何休 注:“读谓经,传谓训詁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﹝ 董遇 ﹞采稆负贩,而常挟持经书,投閒习读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杨真伯》:“中秋夜习读次,可二更已来,忽有人扣学窗牖间,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