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行俱下 [ shí háng jù xià ]
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。形容读书极快。
胜读十年书 [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]
胜:超过。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。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。
读书破万卷 [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]
破:突破;卷:书籍册数。形容读书很多,学识渊博。
凿壁借光 [ záo bì jiè guāng ]
凿:挖。在墙上凿一小孔,借邻居的灯光读书。形容家贫刻苦读书
雪窗萤几 [ xuě chuāng yíng jǐ ]
比喻勤学苦读。
熟读精思 [ shú dú jīng sī ]
熟:经久而深入;精:专一,深入。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
学而后知不足 [ xué ér hòu zhī bù zú ]
只有经过学习,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
凿壁偷光 [ záo bì tōu guāng ]
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。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。
滚瓜烂熟 [ gǔn guā làn shú ]
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。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。
匡衡凿壁 [ kuāng héng záo bì ]
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。
五行并下 [ wǔ háng bìng xià ]
五行文字一并看。形容读书速度快。
习焉不察 [ xí yān bù chá ]
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两脚书橱 [ liǎng jiǎo shū chú ]
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。
家贫如洗 [ jiā pín rú xǐ ]
家里穷得象水冲洗过一样。形容极度贫穷。
遗风旧俗 [ yí fēng jiù sú ]
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。
磨穿铁砚 [ mó chuān tiě yàn ]
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。比喻读书用功,有恒心。
习以成风 [ xí yǐ chéng fēng ]
风:风气。习惯了,就形成了风气
积习生常 [ jī xí shēng cháng ]
指积弊已久,习以为常。
悬梁刺股 [ xuán liáng cì gǔ ]
形容刻苦学习。
春诵夏弦 [ chūn sòng xià xián ]
诵、弦:古代学校里读诗,只口诵的叫“诵”,用乐器配合的叫“弦”。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。后泛指读书、学习。
陈规陋习 [ chén guī lòu xí ]
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。
习惯自然 [ xí guàn zì rán ]
惯:同“贯”。习惯了就成为很自然的事
萤窗雪案 [ yíng chuāng xuě àn ]
为勤学苦读的典实。
然荻读书 [ rán dí dú shū ]
然:“燃”的本字,燃烧;荻:芦苇一类的植物。燃荻为灯,发奋读书。形容勤学苦读。
积习成俗 [ jī xí chéng sú ]
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。
【成语拼音】xí dú
【成语解释】学习诵读。语出《公羊传·定公元年》:“ 定哀 多微辞,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,则未知己之有罪焉耳。” 何休 注:“读谓经,传谓训詁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“ 弘农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﹝ 董遇 ﹞采稆负贩,而常挟持经书,投閒习读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杨真伯》:“中秋夜习读次,可二更已来,忽有人扣学窗牖间,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