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棺篆鼎 [ wǎ guān zhuàn dǐng ]
瓦棺:古代陶土葬具;篆鼎:铸有篆文的鼎器。泛指古董文物
白马素车 [ bái mǎ sù chē ]
素车:白色丧车。驾白马,乘素车。传说伍子胥被害后化作涛神乘白马素车来往于江水里。指钱塘江潮
三台五马 [ sān tái wǔ mǎ ]
三台:汉朝的尚书(中台)、御史(宪台)、谒者(外台),泛指大臣;五马:用五匹马驾车,借指太守。泛指达官显宦
丹书白马 [ dān shū bái mǎ ]
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,宰白马歃其血,以示坚守誓约,后人称为“丹书白马”。
寒蝉仗马 [ hán chán zhàng mǎ ]
仗马:皇宫仪仗中的立马。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。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。
车辙马迹 [ chē zhé mǎ jì ]
指车马行过的痕迹。
止戈散马 [ zhǐ gē sàn mǎ ]
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指结束战争。
一言出口,驷马难追 [ yī yán chū kǒu,sì mǎ nán zhuī ]
驷马:四匹马拉车。话说出了口,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。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
班马文章 [ bān mǎ wén zhāng ]
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与班固的并称。泛指可与班固、司马迁相比美的文章。
悬崖勒马 [ xuán yá lè mǎ ]
悬崖:高而陡的山崖;勒马:收住缰绳,使马停步。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
戎马倥偬 [ róng mǎ kǒng zǒng ]
戎马:本指战马,借指军事;倥偬:繁忙。形容军务繁忙。
驷马不追 [ sì mǎ bù zhuī ]
指话说出口,就不能再收回,一定要算数。同“驷马难追”。
童牛角马 [ tóng niú jiǎo mǎ ]
童牛:没有角的牛;角马:长角的马。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。也比喻违反常理,不可能存在的事物。
人语马嘶 [ rén yǔ mǎ sī ]
人叫喊,马嘶鸣。形容纷乱扰攘或热闹欢腾的情景。
朽索驭马 [ xiǔ suǒ yù mǎ ]
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。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。多含戒惧之意。亦作“腐索御马。”
截镫留鞭 [ jié dèng liú biān ]
后用为对离职官吏表示挽留惜别的套语。亦省作“截镫”。
驽马恋栈豆 [ nú mǎ liàn zhàn dòu ]
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。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,无远大志向。
马牛其风 [ mǎ niú qí fēng ]
指马、牛奔逸。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。
汗马功绩 [ hàn mǎ gōng jì ]
汗马:战马奔驰出汗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
悬兵束马 [ xuán bīng shù mǎ ]
形容险阻。同“悬车束马”。
天马行空 [ tiān mǎ xíng kōng ]
天马:神马。天马奔腾神速,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。比喻诗文气势豪放。也比喻人浮躁,不踏实。
秣马厉兵 [ mò mǎ lì bīng ]
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
汗马功劳 [ hàn mǎ gōng láo ]
汗马: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。
三马同槽 [ sān mǎ tóng cáo ]
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
指鹿为马 [ zhǐ lù wéi mǎ ]
指着鹿,说是马。比喻故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
【成语拼音】mù mǎ
【成语解释】(1).牧放马匹。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七圣皆迷,无所问涂,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。” 唐 杜牧 《上李太尉论北边事启》:“暖日广川,牧马养习,以俟强大。”(2).古代作战多用战马,故常以“牧马”指驻防、戍边或胡骑南侵。 北周 庾信 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:“ 偃师 张幕, 河阳 牧马,虽接战於 富平 ,已连营於 官渡 。” 唐 温庭筠 《送并州郭书记》诗:“塞城牧马去,烽火射鵰归。” 唐 无名氏 《胡笳曲》:“ 汉 家自失 李将军 ,单于公然来牧马。” 宋 杨万里 《国势》中:“是时虏之创痍未尽,而势力未全盛也。而今者狠然有窥吾 淮 甸,南下牧马之意。”(3).放牧的马。旧题 汉 李陵 《答苏武书》:“侧耳远听,胡笳互动,牧马悲鸣。” 唐 李益 《塞下曲》:“燕歌未断塞鸿飞,牧马羣嘶边草緑。”(4).引申指胡骑或征骑。 唐 杜甫 《近闻》诗:“近闻 犬戎 远遁逃,牧马不敢侵 临洮 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哭杨主事廷枢》诗:“牧马饮 江 南,真龙起 芒碭 。”